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指導意見,加快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根據意見,從今年開始全省每年建設120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到2025年總數達1000個,實現鄉鎮全覆蓋。通過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加快機械換人進程,實現省錢、省力、省心,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意見明確,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機械保有量、作業能力和信息化等建設。一個完備的中心應建有機具存放及設施用房,有農機維修車間和培訓教室,庫棚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占地面積在5畝(長江以南)、8畝 (江淮之間)、10畝(淮河以北)左右。原則上擁有耕、種、收、管、烘等服務農業生產全程的農業機械,各類機具保有量不少于10臺套。年度作業面積,長江以南地區在3000畝以上、江淮之間地區在5000畝以上,淮河以北地區在8000畝以上。拖拉機、種植機械、收獲機械等主要機具逐步安裝信息化監測終端并納入遠程監控平臺管理,能對作業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指揮調度。
建設上,我省將重點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企業、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按照先補(短板)后提(升)的原則有序推進。達到建設要求的,對每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給予一定資金獎補。(記者 史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