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小型水庫運行安全,發揮防汛抗旱重要作用?怎樣保障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到位?去年以來,我省各級水利部門制定有效措施,全力推動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以專業化、集約化為目標改革創新水庫運行管護體制機制,逐步實現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常態化。
我省屬南北氣候過渡地帶,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易旱易澇。水庫便成為防汛抗旱的重要水利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共注冊登記小型水庫5368座,總庫容28.8億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江淮丘陵區、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多年來發揮了重要的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功能。
對病險水庫做除險加固,須有資金保障。我省預估鑒定為病險庫的小型水庫有700多座,對未納入國家補助范圍的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投資標準向國家看齊,其中省級財政補助50%,市、縣通過財政預算或申請地方債配套50%。去年,我省共安排下達258座小型水庫(中央補助108座)除險加固投資計劃,總投資5.7億元,其中省級財政資金1.82億元。目前,258座病險水庫已全部開工,195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已超額完成計劃投資。
分散性強降雨突然襲擊,省水利廳防汛人員在辦公室里就可以實時查看遍布全省各地的5000多座小型水庫的雨水情,特別是可以實時監控病險水庫運行狀況,實時雨水情信息5分鐘到達省水情中心、15分鐘到達水利部信息中心……依托智能信息化手段,小型水庫有了“防御利器”。我省實現小型水庫自動測報遙測全覆蓋,自動測報系統就像水利工作者的 “千里眼”,具有信息采集、傳輸、處理、預警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雨水情信息的準確度和時效性。
同時,我省按照確有需要、條件具備、量力而行的原則,統籌推進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建設,“十四五”計劃實施1678座小型水庫,其中2021年啟動的182座小型水庫安全監測設施建設項目正在加快完成。此外,開發了安徽省水庫運行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所有小型水庫建檔立卡管理。
在運行管理機制建設上,專業化、集中化趨勢愈發明顯。截至目前,全省85%以上的小型水庫已實現管理專業化、集中化。肥西縣、定遠縣、廣德市和廬江縣、寧國市分別于2020年和2021年通過水利部考核,被確認為全國第一批、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圍繞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我省去年把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列入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列入省民生工程。省水利廳成立小型水庫防汛工作專班,通過明查、暗訪和電話等方式督促責任人履職盡責。(記者 王弘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