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促進苗情轉化升級 邢臺抓好春耕備耕確保夏糧豐收

    3月15日,市農業農村局出臺《2022年“倒春寒”防范技術意見》提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做好大風降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落實主動防災、科學抗災措施,努力減輕災害影響,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此次“倒春寒”天氣過程覆蓋范圍廣,易使冬小麥、設施蔬菜等作物受凍,對產量造成不利影響。意見提出,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根據作物生長發育進程和災害發生情況,特別是冬小麥拔節進程,突出分區分類、因地因苗、科學管理、培育壯苗,提高個體抗逆能力,進行差異化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提高防寒抗凍能力,做好“倒春寒”預防工作。小麥在寒流來臨前及時進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墑情,減小近地面溫度變幅,預防凍害發生,同時可噴施蕓苔素內酯、吡能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增強抗低溫凍害能力。設施蔬菜要落實防凍、防風措施,增蓋草苫或保溫被,加固壓膜線防風侵襲,及時修補破損棚膜,加蓋塑料薄膜防雨雪,遇極端低溫時可采取臨時增溫措施,防止發生低溫凍害;露地蔬菜要及時采取覆膜或架設隔風障礙等方式進行保溫。春季是果樹開花坐果的重要時期,面對低溫凍害天氣,對于尚未開花的果樹影響不大,已開始開花的杏樹等果樹,主要采取煙熏(需向當地環保部門申請)、除雪和噴施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抗逆劑方式推遲果樹物候期,避開霜凍。畜禽圈舍要及時做好整修加固,適當增鋪干燥墊料,視情況增設增溫保溫措施,做好幼仔畜禽保育,防止發生牲畜凍死凍傷。

    意見指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組織基層農技人員和糧食生產科技專員深入田間地頭,蹲點包片,加強分區分類指導,幫助農民因地因時因苗落實防凍抗寒關鍵措施,切實做到服務到戶、措施到田,打通指導服務“最后一公里”。加強救災種子(苗)、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調劑調運,保障救災物資需求。(記者張明明 通訊員耿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苗情轉化 防范技術 農業生產 差異化管理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