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來,發現樓道的燈不亮了,請修理一下。”3月11日一大早,任澤區韓西周社區“百姓議事廳”微信群群主周云生便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居民發來的信息,他第一時間回復并安排電工前去維修。
去年,韓西周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百姓議事廳”微信群,每家都派出代表加入微信群。韓西周社區黨支部書記周云生增加了一個新身份——“百姓議事廳”微信群群主。關注微信群里的“大事小情”也成為了他和同事們的日常工作之一。
該微信群的建立之初,由于沒有群管理經驗,社區上百人的微信群一下子“熱鬧”起來,周云生感到有些忙不過來。“在任澤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幫助下,我們選派了文明實踐志愿者和‘和合說事’工作室的民調員對微信群進行實時維護,收集、答復、派發居民們反映的問題,并對辦結情況進行回訪。”周云生說。
記者在任澤區走訪時了解到,覆蓋全區的“和合說事”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成立之初,“和合說事”工作室以解決家事糾紛、民事糾紛和商事糾紛為主。2021年,該區將線上“百姓議事廳”與線下“和合說事”工作室服務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協調聯動。至此,“和合說事”工作室的功能定位更為豐富廣泛,除了調解糾紛,還能為群眾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成為“百姓議事廳”線下服務群眾的有益補充。
侯葉平是任澤區韓西周社區支部委員,她既是“和合說事”工作室新時代文明實踐民事調解員,又是“百姓議事廳”里的文明實踐聯絡員,負責搜集、協調、解決百姓“三心事”。對于行動不便和不習慣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她還經常進行入戶走訪,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他們解難幫困。
轄區內63歲的馬全果老人2021年底檢查出患有糖尿病,每月打胰島素需要花費七八百元,這對老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國家對糖尿病有補助政策,可申請特殊慢性病門診治療醫療費補貼。”侯葉平走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手把手教老人在手機上完成網上信息審核,幫老人成功辦理了報銷手續。
哪家的太陽能漏水了,在群里喊一聲,立馬有人上門維修;新生兒上戶、辦理社保政策不清楚,在群里問一聲,也有工作人員隨時在線解答;誰家老人腿腳不方便,需要拿個快遞扔個垃圾,在群里說一下,也會有志愿者上門幫忙……“別看我們微信群幫大家辦的都是小事,可是鄉親們的日子就是由這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周云生說,群眾的事無小事,“百姓議事廳”微信群讓他們對群眾的服務實現了細“治”入“微”,大家和居民的關系更加融洽了。(記者劉東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