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靳,過年大掃除又收拾出不少廢品,看來我的積分又要漲了。”“張姨,你的積分馬上就夠兌換用品了,歡迎常來。”2月3日下午,南京市六合區冶山街道冶山社區唐公片區網格黨群之家的“垃圾兌換超市”內,網格員靳鑫和前來進行垃圾兌換積分村民熱情地拉起家常。
在這間春節前剛“開張”的小超市里記者看到,牙刷、暖水壺、洗潔精、掃帚、衛生紙等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根據居民送過來的紙盒、塑料、酒瓶等垃圾,我們給予相應的積分。積分達到一定數值,可以自行選擇兌換‘超市’里的‘商品’,也可以累積到一定量,兌換‘貴’一點的物件。”靳鑫告訴記者。
小積分兌出鄉村治理“大能量”。“自從有了‘垃圾兌換超市’,村里環境更美了,大路小道都干干凈凈的,住著特別舒服。”“兌換積分已經成為我們的新時尚,激發了我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積極性。建設高顏值鄉村,咱也出一把力。”見記者參觀這間小超市,社區居民柯庭國和柯永友主動前來搭訕,樂呵呵地談起了體驗感受。
“垃圾兌換超市”的出現,也是冶山社區依托網格黨支部抓好鄉村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六合全區819個網格全部組建了黨支部,地處蘇皖交界處的冶山社區地廣面大,老百姓訴求繁雜多樣,去年底,該社區試點建設網格黨群之家,更好地讓黨員志愿者和網格員們“零距離”服務百姓。
“我們冶山社區南北距離跨度大,過去住在南片的居民如果要到社區辦理業務,至少需要半個小時車程。有了網格黨群之家后,居民在村口就能登記辦理民政、勞保等事項,社區網格員負責‘跑腿’,業務辦理好了,網格員再把材料帶回來,別提多省事了。”靳鑫說,隨著協商議事室、居民活動廣場等陣地進駐,居民矛盾糾紛少了,自治熱情高了,小小鄉村煥發出新的活力。
冶山社區居委會的一間辦公室內飄出陣陣芝麻油的香味,春節值班的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分裝芝麻油,忙得不亦樂乎。“去年,我們從泉水組流轉了20多畝山地、坡地作為‘一村一品’試驗田種植芝麻,年前銷售火爆,生產的約1000斤芝麻油快要賣完了。”冶山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袁廣振說。
治理順了,發展也就順了。袁廣振盤算著,今年還要在另外一片荒坡地上嘗試種植花椒,加大對村內閑置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壯大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林元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