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全產業鏈建設是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對接科工貿、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今年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這一熱點話題,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
去年前三季度,我省24個“一縣一業(特)”示范縣主導產業累計投入各類資金 59.8億元,實現全產業鏈產值703.7億元,同比增長15%。亳州市譙城區中藥材、懷遠縣糯稻、宣城市宣州區家禽、長豐縣草莓等主導產業發展較好,全產業鏈產值分別達162.5億元、79.3億元、74.2億元、68.7億元。去年底,農業農村部公布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和典型縣建設名單,我省小麥產業入選全產業鏈重點鏈,臨泉縣、懷遠縣、長豐縣入選全產業鏈典型縣。
“在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和典型縣建設中,我省將聚焦增強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優勢,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優化產業上中下游協同發展機制,推動全產業鏈轉型升級,成為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典型標桿,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讓農民更多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省政協委員,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盧仕仁表示,在鄉村產業發展中,今年將繼續大力推進“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創建,深入開展選鏈、補鏈、強鏈工作,培育一批百億企業、千億集群。深入實施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158”行動計劃,全面融入滬蘇浙產業鏈。
去年底,我省部署啟動了實施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根據計劃,到2025年,全省將試點構建5個農產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及相關標準綜合體;創建省級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100個,力爭從中擇優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 20個;標準宣貫培訓制度基本建立,培訓標準化生產、管理和技術人員4萬人次以上。推動農業生產和產品“三品一標”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精品數量超6300個。
“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建立農業產業聯盟是有益探索。 ”省人大代表吳伍兵是農業產業化企業負責人,他建議由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每縣挑選1家至3家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全省挑選幾家大型物流、商貿企業,組成“安徽省農工物貿龍頭企業聯盟”,幾方簽訂合作協議,分別承擔農產品種植、加工、冷鏈物流和農產品銷售任務,共同推進農業發展、鄉村振興。 “龍頭企業聯盟”可以使種養、加工、冷鏈、銷售之間 “無縫對接”,形成上下行流暢、運行高速、跟蹤及時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鏈條。
吳伍兵認為,建立農業產業聯盟,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各司其職,上下聯動,有助于提升農業專業化程度和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提質增效。通過發展“訂單種養”“代加工”“代冷儲”“代銷售”等形式,可以加強“企農聯結”,讓產業鏈各環節聯系更加密切。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可以有效推動 “先進農業理念進鄉”;龍頭企業通過現場培訓,可以有效推動“先進農業科技進村”;龍頭企業的農機租賃與代耕作服務,可以有效推動“先進農業機械進戶”;龍頭企業的冷鏈物流服務和銷售服務,可以有效推動“綠色農產品進城”。(史力 范克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