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安徽省發布“十四五”城鎮住房保障規劃 城鎮化率預計達65%左右

    為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精準實施棚戶區改造,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發布了《安徽省“十四五”城鎮住房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城鎮化率預計達65%左右

    “十四五”時期,我省城鎮化率預計將從58.3%提高到65%左右,全省城鎮常住人口約增加460~500萬人,人口和產業將主要向合肥都市圈和中心城市集聚,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買不起房、租不好房”的困難亟待解決。與此同時,我省還有50萬套城鎮棚戶區需要改造。

    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建立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我省制定了《規劃》。“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新建360萬套商品住宅,約4180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5600個老舊小區項目,房屋建筑面積12500萬平方米,惠及130多萬戶。其中,我省將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重點改造小區應改盡改前提下,適當放寬改造年限,提前對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

    多種方式緩解新市民住房難

    根據《規劃》,我省將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效供給,著力緩解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據悉,“十四五”期間,我省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30萬套(間)。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價偏高或上漲壓力較大的大城市,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因地制宜”的原則,主要采取“5+2”發展方式,即合理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存量閑置房屋建設,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建設,以及發放租賃補貼和將政府閑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多種方式,以促進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為重點,落實“小戶型、低租金、職住平衡”的要求,引導多主體投資,實行多渠道供給,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著力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新增公租房保障13萬戶(套)

    在公租房保障方面,新增公租房保障13萬戶(套)。其中,租賃補貼12萬戶;新籌集公租房1萬套。我省將通過對困難群眾實施分類保障,讓保障對象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公租房實物配租為主、租賃補貼為輔,實行依申請應保盡保;對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以租賃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對符合條件的撫恤優撫對象和傷病殘退休軍人、消防救援人員、城鎮殘疾人家庭、城市見義勇為人員家庭、省部級以上勞模家庭、進城農村貧困人口等按規定優先予以保障。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家政從業人員等納入住房保障范圍。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力爭基本完成50萬套“棚改”

    按照因城施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嚴把棚改范圍和標準,嚴格財政可承受能力評估,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分清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改造時序。統籌實施城鎮老舊小區、城鎮棚戶區、城市危舊房提升改造工程,將符合當地棚戶區改造范圍和標準的城市危房納入計劃,優先安排改造,補齊人居環境短板、增強民生保障水平。支持皖北地區推進“四化同步”,加快城鎮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發展能級。力爭到2025年底,我省基本完成現有50萬套老城區內臟亂差棚戶區、城中村、重點鎮棚戶區改造。(記者 姜志遠)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