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執法寬嚴相濟 安徽生態環境違法違規免罰清單取得初步成效

    細化15種情形,明確免罰條件

    今年7月1日起,由省生態環境廳、省司法廳聯合印發的《生態環境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第一批)》施行。近半年來,《免罰清單》實施取得初步成效,全省已有15個市對34起輕微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作出了不予處罰的決定,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免罰清單》對生態環境領域執法裁量權進一步細化,將依法不予處罰的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具體化、標準化,設定15種依法不予處罰的情形,涉及9部法律法規,包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排污許可制度、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噪聲污染防治、企業環境管理等7個方面。

    具體如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責令停止建設后及時停止建設,并主動恢復原狀的;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和對環境的影響都很小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填報排污登記表沒有填報,首次被發現,在檢查之日起5日內完成填報的;露天堆放一般工業固廢,占地面積在10平方米以下,首次被發現,且當場改正的;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1分貝以內,首次被發現,在檢查之日起3日內改正的等。

    “《免罰清單》的制定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以環境違法行為輕微、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三個構成要件作為免罰條件,不創設、不突破。同時,針對法條、結合執法實踐,重點厘清、細化了違法行為輕微的具體情形,為執法人員提供執法操作依據,防止隨意、標準不一。

    執法寬嚴相濟,企業微錯立改

    隨著《免罰清單》實施,已有15個市對34起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

    “免罰,對我們來說是帶來幫助,又敲響警鐘。 ”涇縣某宣紙公司負責人說,當時對存在的問題就立即整改到位,接下來將更加注重從細節入手保護環境。

    7月初,涇縣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該公司開展執法檢查時,發現廠區圍墻外菜園地內露天堆有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經調查,企業為了降低污泥含水率,新安裝了一臺污泥壓濾機正在進行調試,調試時壓濾機產生的污泥臨時露天堆放在廠區圍墻外進行晾曬。該公司擅自堆放污泥,違反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二十條,依法應處所需處置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所需處置費用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

    該公司于執法檢查后立即將堆放的污泥清理裝袋。鑒于該公司違法行為首次被發現,且當場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涇縣生態環境分局依據《免罰清單》,決定對該公司不予行政處罰。

    排污許可制是環境管理領域的重大改革,生態環境部門依排污單位的申請和承諾,通過發放排污許可證法律文書形式,依法規范和限制排污單位排污行為,明確環境管理要求,依據排污許可證對排污單位實施監管執法。今年8月,合肥市包河區生態環境分局對合肥某商貿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未填報排污登記表。該公司未填報排污登記表行為違反了《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依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該企業立即整改,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了排污登記表的填報。鑒于該企業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

    15種依法不予處罰的情形中,有一種情形涉及未批先建: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責令停止建設后及時停止建設,并主動恢復原狀的。

    今年8月,潛山市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某刷業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刷制品項目相關生產設備正在安裝中,尚未取得環評審批手續。針對該公司刷制品項目未批先建的違法行為,潛山市生態環境分局依法下達 《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要求該公司立即停止建設并拆除相關設備。執法人員后來現場復核,該公司已停止建設并拆除安裝好的相關生產設備,同時已委托第三方編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依據相關法律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該公司刷制品項目未批先建行為應處1.001萬元罰款。鑒于該公司違法情節輕微、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潛山市生態環境分局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進行約談教育,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

    提高執法效能,優化營商環境

    安徽大學環境資源研究專家張輝表示,《免罰清單》的施行有利于生態環境部門提升執法效能,督促企業自覺守法主動糾錯,有力促進企業合規意識的提高。

    “施行《免罰清單》,立足于法治,著眼于高質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讓環保執法既有力度也有溫度。”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查辦一案,實現雙贏、共贏、多贏的局面,用法治的力量創造出良好的營商環境,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該負責人表示,《免罰清單》細化生態環境領域執法裁量權、補齊生態環境行政處罰制度版圖、完善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機制,推動形成合法合理公平高效的生態環境執法體系;進一步規范生態環境領域行政處罰權行使,對于未造成環境危害后果的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給行政相對人一定的容錯空間,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讓生態環境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堅持寬嚴相濟、過罰相當原則,在執法監管中進一步緊抓重點排污單位、重點監管領域,把有限的資源和力量集中在更需要的地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罰清單》將依法不予處罰的違法行為具體化、標準化,為執法人員對輕微違法具體案件的認定,提供明確的執法工作指引,進一步規范生態環境領域執法行為。我省將在16個地市全面推廣《免罰清單》,對于未造成環境危害后果、及時整改到位的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記者 夏勝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