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持續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 徐州鑄牢城市發展新引擎

    10月底,2021中國徐州第二十四屆投資洽談會舉行,八方客商共襄盛會,45個項目集中落地,近八成系徐州“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今年9月召開的徐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了“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戰略總目標。站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新起點,本屆金秋投洽會取得的累累碩果,為徐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活力,帶來更大創新突破。

    重抓“綠色產業”,

    激活發展新動能

    11月11日,保利協鑫發布公告稱,其下屬子公司江蘇中能硅業顆粒硅新增2萬噸產能已于10日投產。顆粒硅產能是保利協鑫實現盈利的“逆轉利器”,這歸功于徐州全力推進的重大產業項目——江蘇中能硅業5.4萬噸顆粒硅項目。目前,該項目已有3萬噸產能投產,預計明年可達5.4萬噸產能。

    不只是保利協鑫,秋末初冬的彭城大地,處處涌動著新能源綠色產業發展的蓬勃朝氣:老牌上市企業賽摩智能與上市公司億緯鋰能及其兩家全資子公司達成合作,進軍鋰電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總投資6億美元的金陽(香港)太陽能材料20GW大尺寸異質結硅片項目簽約……

    昔日徐州,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產業結構偏重單一,污染排放量大、生態遭到破壞。痛定思痛,徐州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和新興產業綠色發展,對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四大行業進行布局優化、轉型升級,關停并轉煤礦等企業近400家。

    破舊立新,今年10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對全國20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的典型經驗做法進行了總結表揚,徐州三項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其中一條便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產業”。

    根據規劃,徐州錨定“十四五”期間實現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為此,徐州將主攻晶硅太陽能、薄膜太陽能、氫能及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材料等領域,支持徐州經開區、沛縣、新沂等加快布局氫能產業,鼓勵豐縣新能源車輛產業轉型發展,推動徐州經開區、賈汪等建設新能源乘用、商用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制造基地,打造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省級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制造基地。

    今日徐州,秉持綠色轉型,搶抓“雙碳”機遇,加快能源轉型步伐,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正全速奔跑在新能源產業的時代賽道上。

    初冬的大黃山森林公園,層林盡染。不遠處,是徐州首個利用塌陷地進行魚塘施工建設的“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昔日礦區積極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成為享譽全國的光伏硅材料產業基地。

    依托豐富的采煤塌陷地,沛縣加大光伏光電產業招引培育力度,集聚了江蘇中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徐州鑫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業,形成一條從多晶硅、鑄錠、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生產到光伏電站建設的完整產業鏈。

    不僅如此,以“765”計劃為引領,徐州每年都會實施一批新能源產業項目。今年以來,徐州共計實施16個市級以上新能源產業項目,總投資165億元;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產業產值同比增長近50%,一批投資百億元、50億元規模的大項目、好項目持續落戶。

    目前,徐州已匯聚了中能硅業、協鑫硅材料、華恒新能源等上百家新能源制造企業,硅材料、晶硅鑄錠、切片產能穩居全球前列;光伏太陽能、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智能電網四大產業板塊格局初成,先后獲評“國家級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煤城徐州有了“光伏大市”的新名片。

    招引“高輕優強”,

    鑄牢發展新引擎

    10月21日,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金陽(香港)太陽能材料有限公司20GW大尺寸異質結硅片項目正式簽約。作為招商引資“1號工程”,該項目的落地為徐州搶占新能源產業制高點增添了新動能。

    招商引資是建設產業強市的“最強引擎”,徐州經開區銀科5G智能終端生產基地項目、新沂市溫德水性超纖項目、邳州市金發循環高分子材料項目、云龍區德基商業廣場項目……徐州招商引資“1號工程”的卷軸越來越長,越來越厚重。

    近年來,徐州市主要領導多次帶隊開展精準招商活動,聚焦招商引資“1號工程”,持續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徐州已通過初審的招商引資“1號工程”項目有14個,同比增加3個,其中1個項目已部分投產、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緊扣“6+4”先進制造業和“6+3”現代服務業,徐州堅持立足產業定位抓招商,綜合運用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大力引進符合全市產業規劃、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產業項目,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前三季度,徐州“765”簽約注冊項目545個,其中,制造業項目451個、占比82.8%,新興產業項目384個、占比70.5%,占比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6.4和11.5個百分點,招引項目呈現出質量明顯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

    為保障項目快落地、快建設、早投產,徐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推行“拿地即開工”制度,健全完善“765”簽約注冊項目核查預審、協調會辦、重大產業項目服務專班制度,深入實施市級領導包掛招商重點項目、精準招商項目和“招商引資1號工程”項目機制。一系列舉措有效破解了企業投資項目審批“辦事慢、辦事煩、辦事繁”難題,打造出項目建設全程無堵點“徐州速度”。目前,全市15個“拿地即開工”試點項目中,8個項目已完成試點進入項目施工階段。

    與此同時,徐州積極完善平臺載體建設,為項目落地發展提供更優產業環境。今年前三季度,徐州綜保區完成進出口101億元,同比增長70%。徐州經開區、徐州高新區、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成功獲批江蘇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為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徐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快速發展,已進駐跨境電商線上公共服務平臺企業累計超過400家。淮海國際陸港海關監管區順利通過驗收;徐州中歐班列徐州至羅斯托克國際鐵海連運新線路實現首發;國際郵件集散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設工作,預計年內封關運營;觀音機場國際貨運監管倉庫提升改造、國際候機樓整體改造項目積極推進……

    截至目前,徐州18個省級重大項目年度實施項目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部開工,徐工工程機械特種作業車、中能高純度顆粒硅等項目部分生產線已投產。245個市級重大產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65.9%,高于去年同期5.1個百分點,新列入計劃的18個項目已開工17個。在庫項目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比去年同期增加563個,1億元、5億元、10億元、50億元項目均明顯增加,其中10億元、50億元工業項目分別增加53個和13個。

    做強“中心能級”,

    提升城市首位度

    10月20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一次全體會議上,徐州與淮北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半個月后,徐州與宿州簽訂《深化徐宿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協議》《徐宿企業開辦跨省通辦合作協議》,兩地將在市場主體準入、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協作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地處淮海,做強中心城市地位,是徐州使命所系。我省“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提高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能級,引領徐州都市圈成為策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新興增長極。

    與省級層面規劃相呼應,徐州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要求,譜寫徐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必須把打造區域中心作為最大優勢和重大使命,明確要啟動編制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規劃,高水平推進徐州都市圈建設,全力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當好區域“領頭羊”,徐州底氣足。

    看交通,徐州先后建成鄭徐客運專線、徐宿淮鹽鐵路、連徐客運專線,高鐵運營里程390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城市軌道建成運營徐州地鐵1、2、3號線,地鐵通車運營里程達64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一環五射兩縱一聯”總體格局,總里程達464公里。

    看醫療,徐州擁有三級甲等醫院12家,衛生資源總量位居淮海經濟區20個地級城市首位,醫院門診人數中40%來自省外,“到徐州看病”已成為周邊城市群眾首選。

    看消費,徐州商貿輻射半徑超過150公里,涵蓋淮北、宿遷、商丘、濟寧等地,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費占比超過30%。

    當好區域“領頭羊”,徐州措施強。

    近年來,徐州把做強城市功能、做優城市品質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建設淮海經濟區區域經濟、商貿物流、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務“四個中心”,努力把中心城市的“規劃定位”變成“實際地位”。

    處在發展新起點上的徐州,如何凝聚資源力量,發揮區域城市群的經濟活力,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給出了答案:

    科學劃定“三區三線”,積極構建“東聯、西進、南拓、北改、中優”空間格局;加快構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重點中心鎮—一般鎮—新型社區五級城鎮體系,提高縣域城鎮化率,形成城鄉融合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完善鐵路、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構建“米”字形高鐵樞紐;扎實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抓好城市基礎設施補短補軟,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增強城市韌性;推進美麗宜居城市試點建設,全面開展城市體檢,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文脈保護,打造縱貫主城區南北的文化軸,彰顯特色文化風貌;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抓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1小時通勤圈”“一日生活圈”;強化產業發展協作協同,共建區域大市場;推進社會事業共建共享,完善就業、醫療、社保、文旅等銜接機制,共建幸福生活都市圈;深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健全跨區域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聯動機制,共建美麗新淮海。

    目前,瞄準大城市能級自主規劃,徐州已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開展徐州2049空間戰略規劃研究,立足提升城市現代化、國際化水平,調整優化空間布局,做強先進制造業高地,做強現代物流、現代中心商圈,做強教育、科技、金融、文化、醫療衛生事業,高起點規劃建設交通樞紐、中心商圈、高端旅游目的地,以及會展中心、科技中心等功能性項目,不斷提升城市的品質和能級。

    打造更加繁榮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邁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徐州的發展藍圖愈發清晰,人民的美好愿景逐步實現,大風歌起處,徐州激情澎湃、闊步向前!(記者 張濤 岳旭 楊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