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我們離“一鍵關閉”App廣告還有多遠

    手機應用彈出廣告不勝其擾

    我是一名退休職工,最近幾年,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手機的各種應用程序也越來越多。智能手機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老年人帶來一定困擾。

    比如:手機里很多應用經常會彈出廣告,這些廣告不少都與我之前搜索過的內容有關,比如養生商品、餐廚鍋爐等。同時,我也看到一些報道說,App會竊取用戶隱私,這是不是說明我的隱私被拿走了?

    如果要關閉這些廣告,有沒有可能?有些廣告上看著明明有關閉鍵,但點上去都是假的,不是跳轉到其他廣告,就是自動下載新的應用,以致每過一段時間,我的手機屏上又會出現一大堆之前沒見過的軟件,感覺不勝其擾。

    ——讀者 退休職工張琪

    打開手機應用,廣告經常如影隨形、無孔不入。免費看視頻,必須先享受一段廣告時間;刷個朋友圈,會出現信息流廣告推送;看條新聞,也會不小心“入坑”精準推送廣告……根據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去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4971.61億元,比2019年度增長13.85%,移動互聯網應用(App)成為互聯網廣告主要的發布媒介。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些能精準洞察消費者喜好的推送廣告,是否存在侵犯個人隱私的情況?面對無孔不入的廣告,有沒有可能變被動為主動,把這些廣告關掉?接到讀者來信后,記者展開了一番調查。

    精準推送廣告,會不會讀取個人隱私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當下的App廣告推送,有一種“想什么來什么”的體驗。對于廣告主來說,精準推送廣告能極大促進交易,但對消費者而言,在目前的大數據環境下,難免擔心個人隱私被侵犯。

    捷興信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支撐部經理盛大江表示,目前App廣告多為精準推送型廣告,大量App廣告后臺仍采用競價交易模式,但App廣告精準投放與競價交易的前提,是需要獲得消費者的大量信息,以實現“千人千面”的推送,這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影響甚大。他舉了個例子,有些App雖然明確表示個性化廣告推薦技術不會涉及用戶的聊天內容,但這并不代表其不會調取用戶的使用頻率、使用時長、打開過的小程序、點贊、好評等“周邊信息”,而這些都能反映用戶的喜好,由此形成“用戶畫像”。

    據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9年9月至去年底,市消保委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為期15個月的數據抓取、內容梳理與趨勢分析。項目組每月隨機抽取1000款App,對內置廣告SDK插件進行數據抓取。在1.2萬次抓取中,共發現App內置SDK插件投放廣告行為4298次,占總數的36%,由大廣告交易平臺推送的廣告數量呈上升趨勢,中小廣告交易平臺則持續下降。

    拒絕“讀心”廣告,但近七成廣告未設“關閉鍵”

    既然很多人反感這些有著“讀心術”的精準推送廣告,有沒有可能關了它?

    答案也許讓人失望。此前市消保委發布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App廣告“關不掉”“不可選擇”等問題相當突出。在600款App中,有58%推送廣告,其中有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包括微信、汽車之家、快看視頻、36氪等。比如,一款名為“酷博”的App,啟動時先會彈出橫幅廣告和插屏廣告,運行時也出現橫幅廣告和插屏廣告,在推送消息欄中又出現5條廣告,如果消費者點擊“關閉廣告”,那更是入了“圈套”,桌面上會自動安裝其他軟件,要徹底關閉廣告非常困難。

    關閉廣告不太可能,而關閉個性化廣告推薦也是困難重重。市消保委對這600款App相關功能設置的測試發現,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入口。比如,一款使用量級在10億的國民級App,要關閉推送廣告,不僅需要操作11步,而且需要層層“打怪”,非專業人士根本找不到入口。不僅如此,關閉還有“半年有效期”,過了有效期還會“自動重啟”。

    “一鍵關閉”,還需要發布者把好關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多部法律對個人信息收集使用都有明確規定。2014年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9條就明確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此后的《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也有類似的規定。

    雖然有明文規定,但用戶實際上處于弱勢地位。有維權人士稱,不少App的正常使用,都需要調取地理位置、用戶信息、麥克風、攝像頭等權限,一旦用戶授權后,這些信息何去何從,是否與推送廣告掛鉤,消費者無從得知,這讓維權處于極度不利狀態。

    “App廣告發布者的責任亟待引起重視。”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認為,App廣告“千人千面”,數量龐大,發布者要盡到對廣告內容進行合法性審核的義務,為消費者“把好關”,用戶如果覺得App廣告內容不適,應該有權自主點擊關閉廣告,對彈窗等形式發布的廣告,經營者應該做到可以“一鍵關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