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輿論 > 正文

    感恩是道德的倡導 但同樣須從道德出發

    8月2日凌晨,3名河北唐山女子在秦皇島旅游期間陷入海溝,17歲男孩韓興博和朋友勇敢施救,3名女子獲救,但男孩不幸遇難。網傳3名女子被救后態度冷漠,出言不遜,網友在疑似3名女子的社交臺賬號下留下數萬條批評留言。日,韓興博的遺體已火化,關于其見義勇為的材料正在申報。9日,在告別儀式上,被救3名女子跪地向韓興博父親致歉,并表示愿意盡力提供幫助。

    面對別人對自己的施救,或許可以不感恩,但不能冷漠待之。有網友自稱是當天接急診的護士,爆料稱被救的女生沒等到韓興博遺體被找到就出院走人了,其家屬在電話中還稱不認識他,甚至完全否認被救的事實。這一情節曝光后,3名女生遭到網友眾多怒斥,其中一名女子一度回復網友稱“求他救了?”“你可真行”,再次引發網友怒火。

    此次被救的3名女孩也是青少年,正處在青春叛逆期,她們在特定條件下出現一些不理智或出格的言行,有時并不奇怪。一定程度上,她們的言行既反映了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也反映了個體成長和自身修養的缺陷。然而,針對3名女孩的冷漠態度和不當言行,眾多網友集中火力予以怒斥,甚至3名女子的姓名及家庭住址也被公布在網絡上,網友的抨擊就不但有些用力過猛,而且可能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名譽權等合法權益了。

    事實上,針對回復怒懟的女孩,女孩的哥哥也及時發聲表示,感謝那個男孩,為雯雯說過的一些話給大家道歉。韓興博的姐姐也表示,女孩的家屬都已經來過殯儀館,說過韓興博家人方面有任何需要都會全力配合,同時她希望網友不要因此盲目攻擊別人。韓興博姐姐這樣的做法,才是網友們值得學的。

    感恩是道德的倡導,但同樣從道德出發,我們不能逼著當事人感恩。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在韓興博一家還沒有要求補償的時候,女孩家屬表示有任何需要都會全力配合,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也算一種感恩。

    網友們維護公序良俗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不能抓住一點不計其余,更不能只當鍵盤俠擴大打擊面。特別是面對青少年,他們犯的錯誤多是成長中不可避免的錯誤,對他們更要講究方式方法,從治病救人的角度出發去做善意的勸誡。如果這些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少年一時想不開,可能導致二次悲劇,這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的。(丁慎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