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裝備制造業投資大、見效慢、對科技創新的依賴性高。更有效更精準地支持實體裝備制造企業減負,把政策、資金更好更快地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對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同樣有利。”全國人大代表、金后盾專業裝備制造集團董事長李彥平說。
“建議從解決企業面臨的市場、創新、運營成本等3個方面問題著手,為實體裝備制造企業精準減負。”李彥平代表建議,利用國家宏觀調控的制度優勢,從供給側進行科學調控,充分運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避免重復投資、過量投資和無序競爭、惡性競爭,推動實現實體裝備制造供需精準匹配。在核心競爭力的打造上,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從立法層面打擊創新領域的侵權,以最大力度保護企業創新成果,保護實體裝備制造企業自主研發創造的積極性,從制度設計上讓創新者能收回成本,有錢賺、有市場優先機會,有后勁能發展,憑借創新優勢在競爭中取勝。就解決實體裝備制造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李彥平建議,成立裝備制造銀行或設立制造業專項貸款、設立中長期貸款。取消銀行貸款實還制,實行無還本續貸,不符合再貸款條件的直接收回。出現企業之間相互擔保風險時,對于承擔損失的企業,銀行也應給予補償和支持政策。
李彥平還建議,有關職能部門組織專業機構,為實體裝備制造企業制定環保、安全等行業標準,把達標企業列入白名單,為其放心生產保駕護航。放寬資質、資格審核年限,減免審核費用,增強審核公正性和權威性。(記者王露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