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鞏固“雙減”成果應建立常態化督導檢查機制

    “長期關注、深入調研、多提建議,不斷推動問題解決。 ”3月1日,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副總督學楊善竑這樣向記者總結她的履職經驗。自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她提交了30多份建議、議案,大部分與教育和民生話題有關,今年也不例外。在向全國兩會提交的6份建議中,楊善竑關注最多的就是教育類問題。針對“雙減”成果鞏固問題,她準備了《深入治理校外培訓 凈化教育一片天空》的建議。

    據楊善竑介紹,國家“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各地大力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著力從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監管、預收費、廣告管控、轉型升級、舉報查處等方面進行強化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以我省為例,學科類培訓機構在線上已基本取消,線下僅剩275家。另一方面,隨著校外培訓治理工作進一步深化細化,一些地方出現了學科類培訓“轉入地下”,或是換個“馬甲”繼續開辦等隱形變異情況,查處難度較大。同時,部分地方未明確非學科類培訓主管部門,導致監管不到位,存在收費高、虛假宣傳等問題。

    面對這些新問題、新情況,楊善竑建議,相關部門應建立常態化督導檢查機制,深入推進將“雙減”納入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實施,壓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監管落深落細;將隱形變異培訓問題納入社會綜合治理范疇,加大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規范非學科類培訓的管理,全面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當然,要想讓“雙減”真正深入推進,還需要引導家長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理性認識參加校外培訓的作用,不盲目跟風、攀比。(記者 殷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雙減成果 校外培訓 虛假宣傳 督導檢查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