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擬續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2座 “十四五”末安徽日焚燒處理能力48650噸

    去年底,全省設市城市、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100%。12月27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十四五”安徽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正在征求公眾意見。到2025年,除合肥、銅陵外,其余地級市和具備條件的縣城也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系統。

    【分類】

    超313萬戶居民

    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今年6月起,合肥市廬陽區實行全區生活垃圾統一分類收運,對中菜市等24家農貿市場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實行統一分類收運,對摸排的全區2000多家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應收盡收。

    同時,廬陽區還在亳州路等路段實施沿街商戶餐廚垃圾“點單式”收運模式。商戶在線上“下單”,工作人員“接單”,“一鍵處理”廚余垃圾。廬陽區廚余垃圾的處理成效,是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一個縮影。

    去年12月起,《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一年來,全市垃圾分類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截至12月初,全市1602家公共機構、338所中小學等帶頭實施垃圾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35%。

    與合肥市一樣,當前,銅陵國家試點城市建設正在扎實推進,其余14個地級市垃圾分類工作也已全面展開。目前,全省共建有分類投放收集點42357個,已有4778個小區、313.9萬戶居民以及2129所學校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轉運】

    鼓勵建設

    兼具分類與回收功能的設施

    作為生活垃圾處理前的重要一環,轉運工作如今越來越受到各地的重視。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生活垃圾轉運站3866座,生活垃圾日轉運能力達到80254噸。

    其中,地級市轉運站645座,日轉運能力36468噸;縣城轉運站350座,日轉運能力18733噸;鄉鎮轉運站2871座,日轉運能力25053噸。

    “從全省來看,現有生活垃圾的收運體系還難以全面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要求。”一方面,分類投放收集設備及分類運輸設備不足,“先分后混”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另外,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還有斷點、堵點。

    除了規范垃圾分類投放方式,科學設置分類收集設施,今后,全省還將加強對現有轉運站壓縮站升級改造,統籌規劃布局轉運站點,提高分類收集轉運效率,鼓勵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轉運設施。

    【處理】

    “十四五”末

    全省日焚燒處理能力48650噸

    生活垃圾焚燒后不僅減量,還能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潔的電能。到去年底,全省投入運行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96座,設計處理能力達到5.05萬噸/日。

    其中,焚燒設施40座,設計日處理能力3.16萬噸,焚燒能力占比62.5%;填埋設施52座,設計日處理能力1.72萬噸,其他(水泥窯協同焚燒)4座,設計日處理能力0.17萬噸。

    雖然全省設市城市、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經達到100%,但是現有的填埋設施運營及環境管理問題也日益顯現。比如,部分存量填埋場庫容漸滿、服務年限到期,環保、運營管理水不高,特別是滲濾液處理能力不足、防滲系統薄弱、日常作業不規范等環境隱患突出。

    接下來的幾年,全省將按照適度超前、區域聯動、統籌建設、設施共享的原則,加快推進焚燒處理設施建設,逐步建立覆蓋全省的垃圾處理體系。

    “十四五”期間,全省擬續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12座,日總處理規模10150噸,新建焚燒處理設施3座,日總處理規模1600噸,擴建焚燒處理設施11座,日總處理規模5300噸。到“十四五”期末,日焚燒處理能力將達48650噸。

    【廚余】

    擬新增19個“大胃王”

    每天多“吃”1890噸

    12月1日,合肥市小廟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沼氣發電系統發電并網一次成功,標志著安徽首個廚余垃圾沼氣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每年可提供2400萬千瓦時清潔能源,對全省節能減排具有示范意義。

    目前,全省16個地級市中,已有合肥、蕪湖、淮北、銅陵、淮南、馬鞍山、黃山、蚌埠、安慶、亳州、六安共11個市建成運行了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累計日處理能力達2195噸。但是,從全省來看,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還存在一定缺口。

    除了上述11個地級市以外,其他市、縣分類后的廚余垃圾尚不能單獨處理,直接導致地方垃圾分類工作難以快速推進。另一方面,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效果不佳,處理后的肥料、飼料消納途徑存在障礙,或存在沼氣綜合利用率偏低現象。

    下一步,全省將探索建立市場化的建設和運行模式,建立廚余垃圾全鏈條、整體處置利用體系;鼓勵社會專業公司參與運營。

    “十四五”期間,全省將以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穩步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計劃新建廚余垃圾處理項目19座,總規模1890噸/日。這些“大胃王”建成后,全省廚余垃圾處理將上一個臺階。

    【可回收】

    統籌建設可回收物

    集散場地和分揀中心

    廢玻璃類、廢木質類、廢軟包裝類、廢塑料……生活垃圾當中,有不少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除了市民自己進行分類之后,規模化的回收利用效果更好。

    接下來,安徽將積極借鑒省外尤其是滬蘇浙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先進做法和經驗,統籌規劃建設可回收物集散場地和分揀處理中心,推動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同時,鼓勵采用市場化形式引進一流企業,補齊資源化利用企業技術水不高的短板,推進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向先進化、智能化發展,推動既有可回收垃圾產業鏈由“小散亂”格局向“規模化、規范化、專業化”格局轉變。

    投資

    城鎮環衛設施建設

    規劃投資超166億元

    “十四五”期間,全省城鎮環衛設施建設規劃投資約166.4億元。其中,焚燒新建、續建與改造投資約114.6億元,餐廚處理設施新建與續建投資約21.8億元,存量垃圾設施投資約30億元。

    這些錢要從哪里來?安徽省提出,城鎮環衛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以地方為主。接下來,全省將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城鎮環衛設施建設和運營;鼓勵利用銀行貸款、外國政府或金融組織優惠貸款和贈款。

    除了征收的生活垃圾處理費專項用于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今后,省直相關部門也將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地方政府專項債和各類專項資金的支持。(記者 方佳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