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擺脫蘋果依賴癥 高通欲殺入汽車芯片市場

    高通與蘋果,曾經互為鎧甲與軟肋。但當蘋果決定發力自研以求“芯片當自強”后,高通也打算培育新的搖錢樹。曾經制霸的手機芯片市場已然無法滿足,搭上寶馬,高通打算殺入汽車芯片市場了。過去積累的經驗與技術是天然的護城河,但面對著一眾半導體巨頭的包圍,高通要想在汽車業里找到“下一個蘋果”,也許沒有那么容易。

    北京商報

    與寶馬合作

    “我們正處于自動駕駛賽道的絕佳位置。”當地時間周二晚,高通總裁兼CEO安蒙在2021投資者大會上說道。這場大會上,汽車業務成為了核心議題。

    在大會開始僅僅5分鐘,高通就宣布,公司首次與寶馬達成合作,寶馬的下一代ADAS和自動駕駛系統都將使用高通SnapdragonRide平臺。

    據介紹,使用SnapdragonRide平臺的寶馬新車,將會搭載前視、后視和環視攝像頭,攝像頭感知的數據會全部交由高通的計算機視覺芯片進行分析處理。此外,寶馬還計劃將汽車內部的CPU以及其他芯片都換成高通的,幫助汽車與云計算數據中心進行通信,從而運行自家的自動駕駛算法。

    寶馬汽車的一位發言人在接受采訪時稱,這些全新的高通芯片和方案將會用于“NeueKlasse”系列車型上,不過要等到2025年才會正式開始生產和推出。

    安蒙還表示,汽車行業對高通而言非常特別,高通能夠將自己各個領域的技術全部加以應用。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數十家車企選擇了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而在自動駕駛領域,高通正在收購維寧爾的Arriver軟件平臺。

    市場也同樣給足了期待。截至周二美股收盤,高通股價上漲7.89%,報收于181.81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有人歡喜有人憂,寶馬和高通“原地結婚”,被背叛的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就不好受了。此前,寶馬和Mobileye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即將量產的寶馬旗艦級純電SUV車型iX和明年發布的7系轎車都將配備基于MobileyeEyeQ5的自動駕駛方案。

    對于此次的合作的影響與以后的計劃,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高通、寶馬與英特爾方面,但截至發稿還未收到回復。

    擺脫蘋果依賴癥

    從營收結構上看,高通在行業中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其大部分利潤來自手機芯片業務以及技術許可。也由于該公司擁有涵蓋移動通信一些基本原理的專利,所以無論手機制造商是否購買其芯片,他們均需向高通支付一定的專利費。

    對于這一點,手機廠商們叫苦不迭,蘋果更是因此與高通爆發了持續數年的訴訟戰。高通稱,公司的技術對于iPhone的正常運行必不可少。但是蘋果認為,每部iPhone7.5美元的授權費遠遠超過了高通技術本身的價值。

    終于在2019年4月,雙方迎來了世紀大和解。蘋果和高通雙方發布了聯合聲明:蘋果將向高通支付一筆未知款項,雙方達成6年的授權合約,包含2年的延長選擇權,該項合約于同年4月1日生效。此外,兩家企業之間在全球各地的多件訴訟一并撤銷,隨后蘋果開始重新使用高通的基帶。

    但在另一邊,蘋果從沒放棄過自研計劃。2019年7月,蘋果就宣布將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特爾旗下的手機基帶芯片部門。這筆交易中,蘋果除了得到英特爾該部門相關設備外,還有8500項蜂窩專利和連接設備專利,以及2200名英特爾員工。

    對此,在2019財年Q3的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中,蘋果CEO庫克向投資者表示:“這次收購可讓我們的無線技術專利組合超過17000件,使得在長期我們將擁有和控制核心技術。”

    蘋果的做法也使得高通積極開拓營收渠道,以保證未來當公司失去利潤豐厚的iPhone業務后,也能不受到太大的影響。

    高通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在投資者大會上,高通首席財務官AkashPalkhiwala表示,到2024年,其整個芯片業務將至少增長12%,但預計在2024年底高通與蘋果的業務在其芯片業務的銷售額中將下降至“低個位數”百分比。

    是好生意嗎

    眼看著與蘋果漸行漸遠,汽車芯片便成了高通的下一個希望。根據高通的統計,2021財年高通汽車業務營收達到了9.7億美元,比2020財年的6.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1%,這個速度已經超越了手機業務。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認為,通過把業務擴展到汽車領域,高通實現產品多元化,可以對沖單一產品線而導致的各種風險。考慮到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至少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可以認為這是比較合理的布局。

    對于汽車業務的未來,高通也是信心滿滿。該公司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汽車業務將迎來大幅增長,自家的目標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30億美元提升至2026年的15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同時,汽車業務營收將從今年的9.7億美元,提升至五年后的35億美元,十年后預期營收達到80億美元。

    在大力加碼汽車行業的投入后,成功贏下寶馬的訂單也使得CristianoAmon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他表示:“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為高通提供如此多的終端市場機會。”

    通信觀察專家項立剛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道,高通在手機芯片這個領域具有強大實力,在手機芯片的生產和研發上也積累了一定的能力,去做汽車的芯片也相對有優勢。

    安光勇也表示,高通在芯片領域,尤其是要求很高的手機芯片領域的地位是眾所周知的,擁有很多專利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汽車領域的芯片,相對于手機領域,其技術壁壘并不是很高,因此從技術層面,高通是完全占據優勢的,幾乎不存在很高的壁壘。加上目前汽車行業的缺芯現象嚴重,從技術和市場需求角度來說,高通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其前景也比較看好。

    但盯上這個市場的不僅僅是高通,正如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所說,與英偉達一樣,高通正被“追逐同一個巨大機遇的巨頭企業”包圍。包括英特爾、AMD、英偉達在內的一眾半導體巨頭對這些高利潤的未來增長極都垂涎已久,并且都已采取實質性的行動。

    在項立剛看來,當下的汽車芯片市場其實還沒有很完善。傳統的汽車芯片,主要用于各種各樣的設備控制,并沒有重要的處理器,也沒有強大的發展能力。但在未來,智能汽車都會有操作系統,需要高速計算的能力,以及更先進的技術。從這個方面來看,高通會比傳統的做決策性的企業能力更強、競爭實力更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高通在新的領域其實大有可為。

    不過,項立剛也指出,汽車的芯片產業也有自己的領域與規則,高通也需要根據汽車產業做一些變化。

    而除了汽車芯片以外,高通還詳細介紹了如何與MetaPlatformsInc等公司合作開發虛擬現實硬件,以及與微軟公司合作開發使用高通芯片的筆記本電腦。安蒙認為,高通面對的目標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十年增長7倍以上,隨著智能網聯邊緣的擴展和元宇宙的興起,高通面對的潛在市場規模將擴大到7000億美元。(記者陶鳳趙天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