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打造美麗鄉村樣板 海口1453畝農村裸露土地覆綠完成100%

    為持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升,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樣板,海口按照以綠化為先、分類施策、因地制宜、短期行動與長期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扎實推進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半年專項行動,取得了較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實施種草綠化面積1453.14畝,完成率100%,一幅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在各村莊徐徐展開。

    航拍龍華區新坡鎮農豐村委會涵樂坡村,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海口日報記者 康登淋 攝

    黨員變園丁

    盡心管護“責任田”

    “每隔兩三天就要來看一眼,看看這些草是不是需要修剪、養護,我要把它們都照顧得好好的,讓它們一直都綠油油的。”海口市三門坡鎮文嶺村委會福興村村民竺德柳樂呵呵地說。今年60歲的他,入黨已有30余年。現在,他是這片草地的負責人、老園丁。

    “幾乎每次經過這片草地,我都能看到德柳哥的身影,或在細心查看草地長勢、或拿著工具清理雜草。”福興村村民小組組長竺達智告訴記者,現在村里環境越來越好,大家更愿意帶著孩子一起出來散步、鍛煉和玩耍。

    “前段時間受風雨天氣影響,草地的長勢很快,我們就購置了割草機,發動村民一起對雜草進行修整,村民的積極性也特別高。此外,利用種草綠化的機會,我們還積極打造集綠化、種植為一體的村集體經濟,在種植大葉油草的同時,穿插種植檳榔、芒果等經濟樹種,不僅綠化美化村容村貌,還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三門坡鎮文嶺村駐村第一書記徐歡介紹,在啟動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行動后,文嶺村委會通過黨員分片包干、群眾全員參與的方式,在10處裸露地塊上播撒草籽、鋪種大葉油草,同時種植了檳榔、龍眼、菠蘿蜜、紅葉金花等果樹花卉5000多株,綠化面積達13.36畝,完成率177%。

    出門見景,推窗見花,福興村經過兩個多月的裸露土地綠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村民參與熱

    產業人居“兩促進”

    在此次種草綠化專項行動中,海口許多鄉村還因地制宜,以產業打造景觀,實現產業發展和人居環境兩手抓、兩促進。

    龍華區新坡鎮新坡村委會新安村因地制宜,把椰子作為主導產業、特色景觀,利用村里的閑置地,大力打造“椰在村中綠,村在椰間美”的椰子村,既美了鄉村,又富了村民口袋。

    據了解,新安村原來有許多撂荒地。駐村工作隊和村民經過多次研究,決定以村委會占股10%,村民小組出土地占股90%的方式,在400畝的撂荒地上種草綠化,同時種植椰子,每年按股分紅,激發了村民的熱情。

    為保證種植科學性,美蘭區農業農村局邀請海南大學教授、中國熱科院專家及市林業局專業人員等組成專家組,為各鎮、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提供種草綠化工作技術指導及草籽品種參考。

    “各鎮根據專家的指導意見,結合地塊土質、光照、地勢等特征及土地裸露原因等因素,對裸露土地‘量體制衣’‘分類施策’。”美蘭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四個鎮主要以播撒草籽與營養繁殖相結合的方式,采取機械整地、土壤清表、覆土鎮壓等一系列措施解決播種難題。草籽播種下去后,還調用了環衛灑水車對道路兩旁的復綠地塊補充澆灌,提供充足的水分,提高種植成活率,確保應綠盡綠。

    昔日裸露的黃土地已是滿眼綠色,村道兩旁的一排金椰迎著微風傲然挺立……在秀英區東山鎮文塘村口,處處呈現著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東山鎮文塘村深入推進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專項行動帶來的新變化。黃土地披上“綠新裝”,鄉村越來越美麗。

    海口市委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海口將把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半年專項行動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以及促農增收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科學實施種草綠化工作。堅持短期行動與長期治理相結合,加強對已種植草籽、草皮等已復綠土地的后期管養,確保治理長期有效,逐漸形成長效管護機制。同時強化督導,確保農村地區裸露土地應綠盡綠,為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作出海口貢獻。(記者 馬譽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