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廣東財經大學面向2021級本科新生,采取公開申請和測試的方式,遴選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進入8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習。
近年來,不少高校為了深化改革本科生培養模式,凸顯優勢專業培養特色,對已錄取的本科新生采取自愿申請、二次選拔的校內擇優方式,遴選一批學生進入特色班進行培養。廣東高校中,就有包括華南師范大學的心理學基地班、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國際組織創新班、深圳大學的特色實驗班和廣東工業大學的人工智能專業等。
選拔標準高
高校二次選拔的招生目標均為剛剛通過高考錄取的2021級本科新生,選拔的標準都是優中擇優。教學上普遍采取小班制,并為學生量身定制凸顯專業特色的培養方案。
廣東財經大學教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確保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教學質量,實現實驗區的人才培養目標,該校8個實驗區都把招生人數嚴格控制在30—60人不等。新生遴選遵循“公平、公開、公正,自愿申請,嚴格準入”的原則。
進入實驗區的門檻也不低。例如,具有企業家精神和潛質的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選拔需要通過初選、綜合能力筆試和面試三個環節。國家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也按照“筆試+面試”的形式進行遴選,筆試內容是對當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評析,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試則以自我展示和回答考官問題兩種方式進行,主要測試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和邏輯思維能力。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基地班面向理科類新生招生30人,報名條件要求學生高考分數高于當地優先投檔線或一本線85分及以上,且要求英語水平良好。基地班采取動態管理方式,學生在大一、大二學期末各進行一次學業和綜合評估,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將被取消資格,轉入普通班。
從2019年開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率先在省內高校開展國際組織人才本科培養專項計劃,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翻譯+經濟學(全球經濟治理)和法學4個國際組織創新班,各招收20人。招生采取“筆試+面試”的形式,對報考的學生高考成績也有高要求。例如翻譯國際組織創新班就要求學生高考英語成績要達到130分及以上、數學成績達到105分及以上才能申請。
今年,深圳大學對招生專業進行調整優化,新增卓越班招生,并開設了近30個特色實驗班,分層分類因材施教,其中有部分是通過校內二次選拔招生。例如高等研究院“理工創新實驗班”可以稱為“強基計劃”的深大版本,面向2021級新生選拔60人,二次選拔為全英面試,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習、抗壓、溝通交流和英語表達等能力。
廣東工業大學從去年增設計算機人工智能專業,采取小班化專業交叉培養模式,注重拓展學生的專業面向。該校每年從計算機類、信息類、自動化類和電氣類專業選拔45名學生,我省考生要滿足廣東省內高考總分600分及以上才可申報該專業。
培養特色鮮明
記者留意到,廣東高校的實驗班都依靠各自學校的優勢專業組建,在培養方向上極具專業特色,強調培養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可以滿足國內和粵港澳大灣區關鍵領域的人才需求。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基地班采取全員全程導師制,培養具有國際前沿研究能力和視野的心理學基礎研究人才,特別注重外語強化和專業拓展課程、科研條件和經費傾斜。基地班的畢業生去向以繼續深造為主,升學率達到60%。
“國際組織人才本科培養專項,是為了適應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需要,培養高端的復合型、復語型人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學生的國際化水平,該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2個國際組織創新班是3+X的培養模式,前三年在廣州修讀,學分和績點等達到要求之后,進一步前往國外合作院校攻讀碩士課程,并取得碩士學位。
作為2020年新增設的本科專業,廣東工業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人工智能專業需要在強化數理知識和工程學科基礎理論的基礎上,融合計算機類、信息類、自動化類和電氣類專業課程。該負責人說,學校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專業,培養多學科交叉型的人才,通過校內外實訓和開放式平臺,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滿足大灣區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崗位需求。(記者杜瑋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