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 2021年,山西財政貫徹落實“提標擴面增品”的總體要求,不斷完善優化政策,積極推進全省政策性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截至8月底,全省中央政策性種植業保險承保面積2588萬畝,林業保險承保面積5899萬畝,承保面積同比微增,中央政策性養殖業承保頭數1013.14萬頭,同比增幅高達85.7%,承保覆蓋得到顯著提升,在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農戶收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農業保險保費總規模近16億元,達到歷史峰值,基層農戶參與度和保險意識進一步提升,保險保障覆蓋面得到有效擴大。
在持續推動提標方面,山西財政4月印發文件,明確自2022年起,中央政策性森林保險保額將由800元/畝提升至1000元/畝,同時嚴格要求各地市、各保險主體按照2021年保額提升后的新標準承保馬鈴薯、奶牛、生豬保險,并作出相應預算安排。
在鼓勵推進增品方面,山西財政將馬鈴薯收入保險納入省級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范圍,積極推進省級政策性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和為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的首年度試點工作。同時,督導各經辦機構與地方政府密切協同,深入研究地方農牧產業發展實際,針對地方特色產業的風險保障痛點研發并試點推廣創新產品,進一步豐富我省地方特色險種和創新險種產品庫,滿足農業區域性、差異化風險保障需求,打造了運城市臨猗縣蘋果種植保險、平陸縣花椒保險和桃保險、運城市鹽湖區梨保險、渾源縣奶羊保險,大同市陽高縣、云州區、廣靈縣、運城萬榮縣、陽泉平定縣等縣區生豬期貨價格保險,晉城市澤州縣大豆目標價格保險、大同市部分縣區黃花目標價格保險等一系列試點創新成功案例。(記者任志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