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將智能設備產業作為支撐 豐縣打造省際邊界發展高地

    前不久,徐州市委書記莊兆林在豐縣調研函杰機床等企業后指出,豐縣要提升發展格局視野,確立更高的目標追求,加速發展、爭先進位、補齊短板,爭做全市跨越發展的標兵。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豐縣實現跨越發展如何破題?豐縣縣委書記婁海表示,就是要錨定智能設備這個“一號產業”主攻方向,持之以恒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打造全省有位次、全國有影響的智能設備產業集群。

    近年來,豐縣將智能設備產業定位為支撐未來發展的“一號產業”,集中優勢兵力精準招商,一批批智能設備關鍵零部件、終端設備項目落地,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省際邊界地區產業高地的重要引擎。去年以來,豐縣還出臺千企升級轉型積分獎勵試行辦法,將積分結果與表彰獎勵、資金支持、項目支持、金融支持和人才支持等掛鉤,引導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再提速。

    在豐縣“一號產業”的產業鏈條中,鑄造、熔煉是最基礎的一環。徐州冠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品庫前,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即將出發。大約一個半月后,十幾噸重的兩個集裝箱會出現在歐洲港口,運往德國一家農用機械生產廠家。

    產品暢銷海外市場,與公司快速完成轉型升級密不可分。今年,該公司先后投資3億元,引進自動化通過式拋丸清理機、吊鉤式拋丸清理機、全自動打磨機器人等高精尖設備,實現了產品的質提量增。“算上原有鑄造產量,今年精密鑄件生產能力將達到15萬噸,年產值預計比去年翻一番。”董事長王斌表示,智能設備產業成為豐縣“一號產業”,大大激發了公司在高端裝備方面研發與投入上的積極性。緊密結合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工業立縣、產業強縣”戰略目標,公司未來將瞄準高精尖、面向全世界,爭取在轉型升級方面實現更大的突破。

    “一子落”帶動“滿盤活”,在“千企轉型計劃”政策激勵下,豐縣760家企業制定升級轉型計劃,拿出具體實施方案:宗申車業投資20億元開展擴建項目,建成后電動車年產能將達到80萬輛;巨杰公司擬實施投資15億元的智能化生產項目,將成為豐縣發展智能設備一號產業的主引擎和推動器;豐成鹽化工擬實施投資15億元的技術改造項目,投產后液氨產品年產能將提升到30萬噸,在聯堿行業將進入全國前十……

    項目招引層面,豐縣聚焦智能設備鏈主企業上下游,突出人機界面、動力主軸等關鍵環節,重點招引寧波藦卡、臺州機佳等26個智能設備產業項目,開啟全鏈招商新征程。今年以來,23個智能設備產業鏈關鍵項目已在豐縣落地,涵蓋熔煉、加工、協配、研展等領域,12家終端設備企業投產,初步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

    豐縣還緊盯電動車產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由“制造”變“智造”,推動電動車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今年1月,雅迪集團投資68億元,在豐縣建設占地1780畝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機車研發及制造項目,對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打造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群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今,雅迪、宗申、五羊等全國知名品牌電動車“十強”企業中,“七強”已落戶豐縣,形成了集研發與創新、生產與融合的全國最大電動車生產基地。

    下活招引棋,全維度集聚人才。豐縣通過打造政策高地,已先后出臺“人才16條”、《大學生招引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形成了“求才若渴,奉若上賓”氛圍,推動中國工程院陳芬兒院士團隊、中國科學院陳揚團隊、天津大學王太勇團隊分別與極易新材料、振豐新材料、巨杰機電深化產學研合作,為“一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婁海表示,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豐縣將繼續錨定智能設備一號產業主攻方向,重點抓好熔煉中心、加工中心、協配中心等平臺建設,加快引進培育一批整套設備、精密鑄造、核心零部件等產業控制力強的“鏈主企業”和“隱形冠軍”,大力培養高素質產業工人,全力打造千億級智能設備產業集群,實現從傳統低端產業向現代中高端產業的華麗轉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