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民生 > 正文

    十年224個房屋征收項目 杭州創下十多年安全施工記錄

    “拆樓打鉆的過程中,邊上的噴水車盡量不要停,減少揚塵。”“圍擋一定要做好,所有進施工場地的人,一定要戴好安全帽……”

    日,在上城區一拆房施工工地內,現場督導的市規劃資源局征收(國土整治)中心黨員干部,一邊對著表單逐項打分,一邊不斷叮囑現場管理人員。

    “杭州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一下子有了國際大都市的樣子”,這是不少杭州市民年來的直觀感受。事實上,這個變化也反映在市征收部門的數據中。

    據統計,十年來杭州國有土地上實施的房屋征收項目達224個,涉及拆除房屋建筑面積超過280萬方米;集體土地上征收項目291個,涉及房屋拆除建筑面積950萬方米……如此巨大的征收量、拆房施工量,杭州創下了十多年安全施工的記錄。

    “之所以能夠確保安全拆房無事故,靠的不僅是頭腦時刻緊繃‘安全弦’,還因為我們逐漸形成了一套‘標準化’工作流程。”市規劃資源局征收(國土整治)中心相關負責人“復盤”時告訴記者,結合一線拆房施工經驗,該中心逐年建立起房屋拆除施工“事前備案、事中巡查、事后移交、動態評價”的全流程閉環監管工作機制。

    根據這套機制,“全市擬拆除房屋,首先要在施工15日前進行備案,同時各區專職人員每周要有不少于3次的巡查。”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房屋拆除監管,督導單位將日常管理、安全生產管理、揚塵污染防治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和環境衛生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履職情況和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評價賦分。“確保每個可能產生安全、環境影響的因素都嚴格落實在制度中、環節里,相關人員可隨時根據量化、顯化指標感知、執行。”

    2020年,經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原國有、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職能整合,掛牌組建杭州市規劃資源局土地房屋征收(國土整治)中心,最早在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除施工中形成的這套安全機制,也在集體土地征收房屋拆除管理中進行了有機融合,并由市規劃資源局形成制度文件,在全市域推廣。

    “結合中心常態化‘黨員助一線’黨建品牌活動,中心黨員干部每周都會到拆房施工現場進行督查。”市規劃資源局征收(國土整治)中心黨員干部告訴記者,密集地巡查督查,“一為分享經驗,二為現場服務”,確保征收項目房屋拆除施工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制度規范房屋拆除“標準化”流程,征收部門也推出了“溫度”服務:每年中、高考期間,全市房屋拆除施工工地都會停工降噪,為考生創造一個更加安靜的備考和考試環境。隨著數字化改革縱深,全市征收拆房施工項目也納入了“數智征收”臺,實現全市拆房施工事項“一屏掌握”,確保在臺風等極端天氣期間,更精準進行安全督查檢查,牢牢守護安杭州。(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王波 俞向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事前備案 事中巡查 事后移交 動態評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