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臺風天,俞海峰蹲在地上搶修排水管的照片在朋友圈里被“刷屏”。頂著一頭白發在風雨中忙前忙后的他,是上城區九堡街道三村村黨委書記。
搶修的,是村里好幾代人南北進出必經路上的高速涵洞排水管,由于地勢低,每逢下大雨經常積水及膝。
而就在不久前,這個“老大難”問題終于被徹底解決了!最近此處剛完成改建——拆除了老涵洞,地面道路平交增設紅綠燈,高架下,人來車往,秩序井然。臺風“梅花”剛過,這次即使是大風大雨來襲,來往行人與車輛也暢通無阻。
三村村地處彭埠、筧橋、九堡三地交接處,轄區內總人口2萬余人,滬杭甬高速橫穿而過,中心路(科業路規劃道路)南北貫穿全村,為村級主干道路,人、車流量較大。
“考慮到方便大家出行,當時就在滬杭甬高速中心路段規劃了一個涵洞(限高2.8米)。”俞海峰說。然而,隨著外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多,當時設計的涵洞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人流量、車流量通行的需要,反倒漸漸成了科業路上最大的堵點。
令人頭疼的是,涵洞“堵”的不只是路——“水積起來到膝蓋都常有的事,最高的時候能漫到腰。”村民王阿姨回憶道,去年臺風“煙花”期間,從白天到夜里,俞海峰和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幾乎是時刻駐守在涵洞邊上接水管、維修線路,“我們過路時,他們還會來扶一把,著實辛苦。”
多年的“堵”點尚未得到妥善解決,新的麻煩又來了。2019年,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啟動,根據相關地面道路規劃,高速抬升工程完成后,原有道路涵洞將不再保留。這意味著,對于三村村來說,這條重要的南北通行之路將被隔斷。
得知這一情況后,村委會第一時間開會商議,為了保障老百姓的出行并解決涵洞亟須改善的現實問題,決定向上級部門提出報告,希望考慮三村發展實際情況,協調優化設計方案。俞海峰更是加班加點,連夜趕出了一份請示報告——從尊重歷史、現實通行、硬件配置與化解隱患四方面需要,懇請優化滬杭甬高速公路市區改建工程涉及三村村科業路規劃設計,在拆除現有保通道路及涵洞后,地面道路平交增設紅綠燈,保障村內南北向通道,方便村民出行。
在街道和村委會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經市交通運輸發展保障中心牽頭,市區兩級交警部門、上城區住建、規劃、城管等職能部門和九堡街道共同對現場進行了調查,在滿足安全、用地規劃的前提下,優化后的地面道路平交設計方案順利出爐,涵洞改建工程也終于開始了緊鑼密鼓地實施……
“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城市化建設帶來的好處,這是我們工作的本分。”俞海峰說。(記者 呂燁玨 )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