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民生 > 正文

    安徽將開展“法潤鄉村社區”專項行動 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

    為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深化基層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日前省法宣辦堅持服務中心大局,印發《法潤鄉村社區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統籌協調省直相關部門,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以“提升公民法治素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主題,自2022年9月起,在全省部署開展“法潤鄉村社區”行動,通過持續強化面向基層群眾的普法宣傳,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行動方案》明確村(社區)普法重點內容,持續深入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征地拆遷、教育就業、生態環保、疫情防控等與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10個領域28部重要法律法規普及工作。

    《行動方案》要求推動村(社區)普法陣地建設。統籌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機構等載體臺,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創作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等建設。2022年底前實現每個村(社區)至少有一個法治文化陣地,到2025年底,全省基本實現每個縣(市、區)至少有一個法治文化公園(廣場)、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一個普法大講堂,探索打造一村(社區)一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2022年擬將建設的40個口袋公園要有一半以上融入法治元素。

    《行動方案》要求創新村(社區)普法形式載體。突出強調以群眾視角和語言開展精準普法,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活動;在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中開展實時普法,完善以案釋法制度和典型案例發布制度,培育以案普法品牌;推動建立全省新媒體普法集群和矩陣,建設融“報、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法治傳播體系,增強基層群眾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落實媒體公益普法責任,廣播電臺、電視臺加大公益普法節目制作播出力度,根據同級普法主管部門工作需要,每年至少免費制作并播放1次大型公益普法節目。

    《行動方案》強調充實村(社區)普法力量。加強普法專門隊伍能力建設,加強村(社區)普法人才培養,規范村(居)法律顧問工作,2022年底全省每個行政村“法律明白人”不少于3個、2025年底不少于6個;2025年底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戶“學法用法示范戶”;2025年底前每個縣(市、區)建立一支社會化普法志愿者隊伍并有效運轉。

    “法潤鄉村社區”專項行動涉及黨委、政府、群團組織等多個普法責任單位,為推動專項行動有效實施,《行動方案》提出加強組織協調,健全推進體系,強化政策供給,做好監測考評,通過巡查、暗訪、抽查等多種形式,將各地各部門實施《行動方案》開展常態化法律普及工作情況作為年度黨委、政府相關工作考核法治宣傳工作的重要指標。(管強 記者 汪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基層法治宣傳教育 安徽省法宣辦 公民法治素養 普法陣地建設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