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民生 > 正文

    加大投入增學位 灌南為民生幸福“加碼”

    灌南河海相通、水綠相融,擁有“一湖五河”的獨特生態稟賦。初春時節,新竣工投用的鹽河體育休閑公園成為灌南重要的城市景觀廊道和生態大公園,為廣大群眾增添了臨水休閑新空間。

    踏上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灌南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鮮明導向、創造高品質生活作為新的追求,確立了“產業發展新高地、鄉村振興強標桿、水秀宜居文明城、民生幸福示范區”的奮斗目標。“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灌南縣委書記任瑜表示,圍繞群眾所思所想、急難愁盼,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書寫更有溫度、更加厚實的民生答卷,讓群眾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老一小”,備受社會關注。灌南60歲以上老人占到全縣人口的16.84%,老年人照料、護理需求量大。在該縣香樹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備了專業醫生、社工、護理人員,設置健康體檢室、理療室等,深受老年人喜愛。目前,灌南在全縣11個鎮布局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城區建成“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有序推進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構建完善的養老服務模式。

    抓教育就是抓發展,謀教育就是謀未來。灌南緊盯短板、弱項,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一方面加大投入增學位,新建19所中小學校,新增學位1.2萬個,一方面改革創新增活力,深入推進“九校聯動”和校長職級制、教師“縣管校用”改革,協同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品牌提升、職業教育德技雙修。

    健康更是家家戶戶關心的事。灌南深入推進“六院同步”建設,啟動縣人民醫院遷建、縣第二人民醫院新建工程,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保障體系,引進衛生健康緊缺人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就醫需求,灌南在人員相對集中的上海、杭州、蘇州、常州設立醫保服務站,方便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目前,灌南納入國家婦幼保健機構機制創新試點地區,縣第一人民醫院啟動創建三級綜合醫院。

    治水、增綠、宜居,既是改善城鄉面貌、提升功能品質的重要舉措,也是群眾幸福指數的直觀體現。聚焦“水秀宜居”城市特質,灌南優化城鎮布局,深入實施城市有機更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兩大行動,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生態園林城市,著力建設彰顯水韻特色、凸顯時代特征的精致城市,著力建設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麗鄉村。目前,“1+1+9+67”的城鎮空間格局雛形顯現,即1個中心縣城、1個城市副中心、9個重點鎮區、67個新型農村社區。通過騰挪置換、拆違建綠、留白增綠、見縫插綠,利用濱水、街旁等空間,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綠量,已建成72個“口袋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10方米。

    “增進群眾福祉,既要有‘一年抓幾件事’的干勁,也要有‘幾年抓一件事’的韌勁;既要把群眾看得見的事做到位,也要把群眾看不見的事做到家。”任瑜表示,越是追趕超越,越是要打好基礎,特別是事關城市長遠發展、事關群眾長遠利益的,寧可現在多投入一點,也要保證以后多受益。縣里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把有限財力盡可能多地投入到民生改善上來,投入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來。

    ,灌南縣城鄉一體化污水治理PPP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該項目由中國葛洲壩集團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總投資29.22億元,建設內容涉及污水治理、管網及道路工程,運維內容包括2個工業污水廠、11個城鎮生活污水廠,總規模6.85萬噸/日,以及192座農村污水一體化設施和1063公里管網,是目前蘇北地區的最大水務項目。項目投運后,將大大提升全縣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徹底解決污水處理問題。

    辦好民生實事,最能檢驗干部工作作風。灌南著力建強基層黨組織,常態化選派駐村第一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深入落實“黨建引領、富民興村”措施,在抓落實、促發展中更好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檢驗歷史檢驗、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過硬實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養老服務 緊缺人才 德技雙修 環境整治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