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先去領個環保袋再買菜。”近期,筆者在韶關市曲江區江畔農貿市場看到不少市民排隊領取可降解購物袋。有關公司陸續在市場入口投放可降解環保袋免費領取機,消費者只需通過掃描機器上的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每天就能免費領取3—10個可降解或全降解環保塑料袋。可降解環保袋發放機機身自帶電子屏幕,可不間斷向市民宣傳推廣“禁塑”理念,引導市民自覺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在韶關,這個農貿市場綜合治理的其中一個小舉措,彰顯了城市進步的文明新風。
畫出農貿市場新樣板
韶關市市場監管部門為農貿市場綜合治理搭框架。2020年11月15日,《韶關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規范了農貿市場規劃建設、開辦經營和監督管理等環節市場開辦方、入場經營者、監督管理部門的權責清單,有效強化了農貿市場管理,規范了農貿市場秩序。
市場監管部門以韶關市區中心位置興隆市場為綜合治理對象,從監督管理環節入手,2021年4月28日起,街道辦、市場監管、住建、自然資源、工信、公安、交警、林業、農業、消防、供電、創文、愛衛辦等全市多部門抽調人員組成8個工作組,持續脫產至9月份,集中精力對興隆市場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綜合整治。如今,興隆市場沿街不見一家商鋪占道經營,地面干凈整潔,路上也現有亂停放的車輛,市場內攤位也更為規整,一個韶關農貿市場“新樣板”正在形成。
繪出文明市場“風景線”
“買菜宛如逛超市。”不少市民對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后的形象發出感嘆,的確,如今升級改造后的農貿市場,以往的“臟亂差”形象逐漸被有序、齊整、高顏值取代,成了精神文明建設的亮眼名片。
在政府投入、社會運作條件下,農貿市場的“硬件”不斷優化完善的同時,農貿市場的“軟件”也在逐漸彰顯人文。韶關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安裝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相關公益廣告,向廣大消費者和農貿市場從業者宣傳文明行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市場主體責任。同時,市場監管部門要求農貿市場服務管理機構應當實行環境衛生區域責任制,力爭做到攤位(店面)清潔衛生,經營工具擺放整齊,無亂掛亂吊、無亂堆亂放、無積水外溢、無垃圾散落、無攤(店)外經營,全面提升市民“買菜”體驗感。
對于市場攤檔租戶關心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后的租金問題,韶關市市場監管部門督促各有關單位及市場開辦方進一步規范和優化市場管理,嚴格遵守“市場完成改造后一年內攤檔租金不允許上漲”約定,確保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實實在在惠及民生,體現社會擔當。
打出限塑禁塑“組合拳”
為響應國家“禁塑”政策,8月中旬以來,韶關市市場監管部門主動引導有環保公益項目的公司與市場開辦方合作,積極推廣使用可降解購物袋作為替代產品,減少“白色污染”。“目前在湞江區五里亭綜合市場、武江區陽山綜合市場、曲江區江畔農貿市場正在試行推廣可降解購物袋。”該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在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配合的模式下,號召企業、農貿市場、市民多方投入到“限塑”環保行動中已取得積極正面成效。“目前已有多家降解環保袋公司積極與我市市場監管局和各農貿市場接洽,準備投放可降解環保袋免費領取機,共同推進限塑環保行動,為實現禁塑、零塑遠景目標夯實基礎。”韶關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說。(記者 唐音 通訊員 林開華 陳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