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開幕,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和《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在垃圾分類方面,報告提到,過去一年,廣大市民分類意識普遍增強,行動自覺穩中向好,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98%,參與率到達90%,準確投放率達到85%。
分類投放、運輸和處理系統迭代升級,建設分類驛站1200余座,規范設置桶站6萬余個,涂裝運輸車輛3900余輛,改造密閉式清潔站800余座。
與條例實施前相比,垃圾分類“兩升一降”效果明顯,家庭廚余垃圾日均分出量4296噸,增長了12.9倍;可回收物日均分出量5097噸,增長了69.9%;其它垃圾日均產生量1.6萬噸,減少了25.7%,減量效果相當于少建了2座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垃圾焚燒廠。
在物業管理方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的物業管理體系初步形成,物業管理“三率”水平全面提升,業委會(物管會)組建率達到91.9%,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94.1%,黨的組織覆蓋率達到98.3%。門頭溝、平谷、密云、延慶、亦莊開發區已實現“三率”100%全覆蓋,大興區在條例實施后組建業委會291個,新成立數量居全市第一。
北京市住建委對“12345”反映物業管理問題突出的100個項目進行了專項治理,問題解決率達到94.9%。全市3000余家物業企業、20余萬物業工作人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記者 楊月涵)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