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大別山腹地、豫鄂兩省交接處,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門”之稱的新縣,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紅色資源豐富的將軍縣,更是一座朝氣蓬勃的希望之城。
6月18日下午,“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一行先后來到羚銳集團有限公司和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從產業和文化兩個方面,對新縣這座小城進行深入探析。
在羚銳集團的生產基地內,各式各樣的大型自動化器械正緊鑼密鼓的運轉著。操作室中,僅靠五名工作人員通過電腦進行操作,便可解決大部分繁瑣的生產工序。
據羚銳集團負責人介紹,目前羚銳在工藝上采用國際先進的貼劑生產技術,引進智能化生產裝備,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科學布局。已投入使用的生產基地擁有中藥提取過程自動化、貼膏劑制造過程全程自動控制、產品包裝線自動化、立體數控自動化物流倉儲系統建設等技術創新100多項,年產藥貼近30億貼。
而且羚銳集團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建成中藥材示范化種植基地2100畝,輻射帶動周邊種植中藥材近2萬畝,累計幫助近萬名群眾增收致富,形成了強縣富民相統一、持續穩定促增收的綠色發展道路。
除了中藥材,紅色旅游也已成為新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張燈又結彩呀,張燈又結彩呀,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在講解員的歌聲中,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條件艱苦,但是充滿希望的年代。
位于該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建于1984年,館內主要展示了鄂豫皖蘇區的發展歷程和部分革命先烈事跡,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們在革命斗爭中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創下的豐功偉績。
博物館外,鮮紅的主題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象征著大別山地區28年紅旗不倒、28年火種不滅的偉大精神。
近年來,新縣依托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許世友將軍故里、吳煥先烈士故居等紅色資源優勢,精心打造紅色旅游項目,進一步加大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從而擦亮了紅色老區名片,走出了綠色發展之路。
“以前我們縣很多人都會選擇出國務工,但是現在大家更愿意留在老家新縣,因為在這里我們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過上更好的生活。”一名羚銳集團的員工開心地說道。(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羅震 周程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