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省城供熱準備季?“冬病夏治”忙


    (資料圖)

    新配備的熱力巡檢電動車,行動快捷、停放方便,真正做到了服務用戶“最后一公尺”。

    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報道 對于太原熱力人來說,一年只分“兩季”,即5個月的供熱季和7個月的供熱準備季。當下,正是準備季里“冬病夏治”最忙乎的時候,市民們經常能看到,一輛輛亮黃色的熱力巡檢車在太原街頭來往穿梭,“不放過一個隱患,不漏檢一臺設備”,正是他們的辛苦作業,才能保障2023—2024供熱季順利進行,千萬家庭室內如春。

    15顆健壯“心臟”確保熱源供應

    如果把集中供熱比作一個人,那么熱源廠就是人的心臟。2023—2024供熱季,太原熱力集團將有15個熱源投入運行,必須確保心臟強勁有力才能將熱流平穩有序地輸送向各條支脈。

    可普通熱用戶不知道的是,經過一個供熱季的運行,熱源設備在高溫高壓水汽介質作用下,在外部高溫火焰輻射或煙氣沖刷下,會發生腐蝕、變形、磨損、結垢、過燒、泄漏等問題,還會出現堵灰、結渣等現象,更嚴重的還會發生爆管等事故,如果不及時發現并消除,必將影響下個供熱季。因此,在供熱準備季,太原熱力集團對各調峰熱源廠的鍋爐系統進行“冬病夏治”,以“變搶險為搶修、變搶修為預修”的工作目標,檢修人員目前正在對所有鍋爐進行全面的檢查、維保和改造。

    8月以來,記者在三給、李家莊、王家峰、東峰等幾個調峰熱源廠的鍋爐檢修現場看到,各班組的檢修人員登高爬低,穿梭于設備管道“叢林”間,在各個作業點忙碌著。有人從直徑不足50厘米的人孔鉆入爐膛,一點點清理運行一個供熱季后爐壁四周的煤粉、灰塵、焦油;有人檢查汽機、電氣、風機動葉、爐膛內部防磨防爆系統、磨煤機小齒;有人進行油箱清理換油……在全副武裝下、強光照射下和電焊焊花下,所有工作人員無不是工服濕透、灰頭土臉、滿身油污。正是他們一趟趟的進出鍋爐、一次次的檢修維保,才使集中供熱的“心臟”保持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在寒冷冬日向1665公里的一次管網輸送溫暖的“血液”,讓2235座熱力站迸發出勃勃生機,溫暖著省城的每個角落。

    “小電驢”打通服務用戶“最后一公尺”

    2023—2024供熱季,太原熱力集團直接管理的供熱面積預計將達到1.74億平方米,有1665公里的一次管網、2235座熱力站,還有7000多個地下井室、24000多個監控點,這些是集中供熱系統的“毛細血管”,是連通百姓生活的“最后一公尺”。

    由于供熱管網遍布全市、縱橫交錯,地下井室又多建在小街小巷或用戶小區,傳統的工程車有時無法滿足高效、快速、安全、準確的巡檢要求。為此,今年以來,太原熱力集團陸續為各分公司配備了220輛電動巡檢車,行動靈巧、響應迅速,有效避免了因交通因素而導致處理不及時的問題,逐步向打通服務用戶“最后一公尺”的目標邁進。開著這樣的“小電驢”,太原熱力集團萬柏林分公司的檢修人員侯秀峰,最近天天都往井下鉆,最淺的2米左右、最深的有18米。在千峰南路義井街口一地下井室,侯秀峰和同事們踩在三四厘米深的污水中拆卸、焊接除污器,水里還有石塊、淤泥、水藻等雜物,每走一步都得加倍小心,而且井室內空間狹小,他們一直得蜷著、弓著、窩著、蹲著,給作業帶來不小的難度。

    即便如此,他們覺得并沒什么,要克服的只是“悶熱和味道不咋地”,真正讓他們“害怕”的是供熱季的突發搶修工作,“數九寒天,冷讓人動作僵硬,更增加了搶修難度、拖延了搶修進度,影響幾個小區甚至一兩條街的正常供熱,這才是我們最擔心、最心急的事。”

    原標題:省城供熱準備季 “冬病夏治”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