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掃描二維觀看相關視頻。 拍攝:張磊 制作:張琪
假設你獨自待在一個空空的屋子里,你會怎樣打發時間?我們既有身體健康方面的要求,也有滿足情感需求的要求。實際上,動物園里的動物也是如此,需要好心情,需要感到放松、滿足、開心、有趣、舒適。
8月18日,山西晚報記者走進太原動物園,聆聽了動物園正舉辦的一場關于動物豐容、訓練的講座,之后走訪了相關館舍。
吃喝玩樂,全方位滿足動物需求走進太原動物園,山西晚報記者明顯感到園區里又有了新變化。為了改善動物的生活環境,提升它們的生活品質,動物園為多個館舍栽植了綠植,鋪設草坪、打造水系景觀。在草食散放區以及大象館等多個場館,相應的綠化和豐容設施越來越多,有的為動物增加了棲架,有的提供了陰涼活動場地等。“這些不僅能夠讓動物在夏天有一個涼爽的環境,也增加了趣味性,為它們活動提供了更多選擇。營造適度的挑戰和正向刺激,可讓動物體現更多的自然行為。”太原動物園一位飼養員說道。
給動物喂食不是簡單地讓它們“飯來張口”。有的飼養員制作了益智取食器,讓動物開動腦子靠智力取到食物。在大猩猩館舍,飼養員將食物放置在一個包含推拉桿、按鈕、旋鈕等機制的取食器中,大猩猩需要通過不同的操作來獲得食物。飼養員解釋說,益智取食器是一種為動物提供智力刺激和豐富環境的設備,讓動物在尋找和獲取食物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并解決問題。“此外,我們還會用多點投喂等不同的喂食方式,利用環境豐容激發動物的好奇心、活力,使動物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樂于探索的習性,進而促進它們身體健康。”工作人員解釋道。
和人類一樣,動物也有友情、親情、愛情,其中自然陪伴是動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社群豐容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百鳥園內,有多樣的棲息地,模擬草原、森林、水域等,不同的動物可以在不同環境中探索和互動,滿足它們的自然需求。“動物的情感是豐富且變化的,自由玩耍對它們有著生存上的意義,因此有必要構建合理、和諧的社群關系。”工作人員說。比如,大猩猩有著靈敏的感官,所以在對它們的訓練中,還要增加感知豐容,觸、味、嗅、聽、視五感體驗,與別的豐容項融合在一起,沒有分割。這些對動物都是全新的挑戰,利用合理的刺激讓它們沉浸其中。
行為訓練,動物園一大“法寶”一只成年大象的重量能達到四五噸,所有的重量都壓在四只腳上,所以腳對于大象很珍貴。如果腳出現問題,會對大象的生命產生威脅。太原動物園的大象館里,就有一只象,由于走路發力不當,一只腳的指甲有了裂痕。“如果大象沒有經過訓練不會配合,我們就無法給它治療,只能看著它的身體越來越差,最后有可能整只腳都爛掉直至死亡。但通過訓練,我們可以讓大象把腳伸到窗口,給它消炎,并一點一點把壞指甲磨掉。”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一周做一兩次指甲護理,花了將近兩年半的時間,我們最終治好了這只大象,救了它一命。”
大象一生中會換6次牙齒,分別在3歲、6歲、12歲、24歲……當換到最后一次時,大象也將面臨死亡。在大象館,山西晚報記者看到了正在為大象檢查牙齒的工作人員。他熟練地引導大象張開嘴,檢查正在換牙的位置。“如果它的牙齒沒辦法正常換下來,會牙痛、牙腫,我們日常訓練它張開嘴,以便檢查牙齒情況。大象換牙是舊牙頂新牙,從后面逐步往出頂,如果沒有順利頂出來,可能就得找牙醫給大象做手術。”他說,“定期檢查,如果出現換牙不順利能盡早發現,可以減少大象很多痛苦。”
由于做好了這種訓練,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日常方便不少。“去年冬天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有一天一只小象也不太舒服,主要表現是沒精神、流稀鼻涕,還發熱。由于有訓練基礎,我們試著給它做抗原檢測,讓它盡量張大嘴,它很配合,好在小象第二天康復了。”一位飼養員笑著說,“其實人類的抗原不適用于大象,但它就像我們的孩子,由于擔心著急,一時也顧不上了,直接檢測了。這得益于日常的訓練,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關注動物健康,做診斷治療。”
“不訓練,動物生病后機敏性更高,非常不利于診療、治療。通過訓練,我們讓動物明白我們要做什么。否則每次采取麻醉倒治療、五花大綁治療等方式,對動物的身體也有損傷。”工作人員說。
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動物園在日常管理中,采取了串籠、召回、近距離觀察、輔助育幼等,讓動物對工作人員產生了信任,因此對動物進行體檢、采血、腹部B超、口腔檢查、外傷治療等常規操作就變得較為容易。
平等尊重,人類和動物是伙伴“在訓練過程中,人類不是老師,不是家長,而是伙伴。”動物園工作人員說,“我們不需要掌控動物、讓它聽話,而是要尊重它、重視它、給它自由。”
在犀牛館舍,山西晚報記者看到了正在接受皮膚護理的犀牛。夏季紫外線強,定期清潔犀牛的皮膚可以去除污垢和死皮細胞,防止感染,有時還需要使用潤膚產品,預防皮膚干燥、開裂和脫屑。犀牛日常要接受保健訓練,工作人員會定期觀察和檢查犀牛的皮膚狀況,查看是否有異常,如創傷、疾病跡象或皮膚問題。
“這就需要在日常的正強化訓練中,讓動物為了獲得很喜歡的事物而去做某個行為。大多數動物正強化訓練是把食物當獎勵,而犀牛則不同,它十分喜歡撓癢癢,如果摸它的耳朵后面它會非常開心,用這個法子引導它做正強化訓練,十分奏效。”飼養員說。
引導動物時,也常常會用到負強化訓練,讓動物為了避開討厭的事物而去做某個行為。對不少動物來說,水噴射可以作為負強化刺激,當動物展示不受歡迎的行為時,例如不聽從指令或咬人,可以使用噴水器或噴水裝置向它噴射水霧。這種負面刺激可以幫助動物建立起不希望行為與不受歡迎后果之間的聯系。
除此之外,還有正懲罰訓練,讓動物因為某個“非期望”行為給予厭惡的懲罰;以及負懲罰訓練,讓動物因為某個“非期望”的行為不再給予喜歡的東西。讓動物適應動物園的管理操作,以正強化訓練為基礎進行行為科學教育,給動物信任和尊重,讓動物自愿和人類合作。這種無脅迫、減少壓力和可能傷害的訓練,讓人類和動物一起樂在其中。
太原動物園工作人員說:“我們覺得自己是人,它是動物。其實,如果把自己想象成動物,就能體會到動物想要的平等、重視、信任、快樂,這是雙向關系、雙向福利。動物一開始是很兇的,具有攻擊性,它把你當朋友后,你會感到十分快樂。我能體會到這種快樂。”
山西晚報記者 張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