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奮進之姿?轉型之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抗戰時期晉綏八分區黨政軍機關所在地,“七一”前后,前來這里參觀學習者達3000余人次。村口的紅色老區文化農業園里,全年都有時令水果蔬菜供游人采摘,民宿一條街使村民們在自家門口就端上了旅游飯碗。特別是隨著污水、雨水、自來水管道鋪設,弱電入地、立面整治等村容村貌改善項目的完成,今日的關頭村煥然一新,走出了一條以紅色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這是古交市加快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點,古交市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以奮進之姿勇蹚資源型地區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路。
        

    “紅黑榜”比高下,“干”字當頭建新功
        

    古交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緣煤而建、因煤而興,也受煤所困。
        如何破局?古交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五五”戰略目標,即:構建活力迸發的創新生態、和諧共生的自然生態、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態、安全穩定的社會生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建設富強古交、綠色古交、宜居古交、平安古交、法治古交。
        以奮進之姿開辟未來,就不能敷衍塞責,抓不住主線,打不下“糧食”。走進古交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一層電子大屏上滾動播放的重點項目落實進度“紅榜”“加油榜”“黑榜”十分醒目。榜單每月發布一次,項目名稱、主管部門、目標任務、完成時間一目了然。
        大川東路南延工程石鱉峁征拆由于工作推進緩慢,3月份被列入“黑榜”。這項工程于2018年啟動,由于拆遷未徹底完成,進展緩慢。房產服務中心全體人員變壓力為動力,班子成員編組包戶,社區干部合力攻堅,上門耐心解讀政策、敞門聽取群眾訴求,工作局面很快打開,4月份被列入“加油榜”。據介紹,拆遷任務已于6月底全部完成,工程完工后,周邊路網將形成環路,有效緩解該片區近4萬群眾出行擁堵的問題,同步完成地下管網改造,城市“里子”“面子”雙提升。
        提高執行力是提升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應有之義。古交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麒介紹,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立足政府“施工隊長”“突擊隊長”定位,突出“干”字當頭,勇于爭先進位,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一根鋼釬插到底。樹立無功是過、平庸是錯的意識,讓敢于謀事、勇于干事、善于成事,成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
        今年以來,古交市政府強化機制建設,形成了“部署—調度—落實—督辦”閉環管理機制,建立了每周重點事項推進緩慢負責人列席市長碰頭會,每月重點事項落實進度“紅黑榜”通報表態,雙月重點事項觀摩比拼、優越晾曬,每季度重點事項進度量化結果評定定性分析等機制,對今年謀劃的總投資515億元的128個重點項目精細建賬、精進交賬、精準核賬、精確銷賬,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上半年古交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6億元,同比增長11.4%,位居太原市十縣(市、區)之首。
        

    錨定項目不松勁,走出綠色低碳發展新路
        

    新征程新目標,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
        今年以來,古交市聚焦“綠色能源及新材料產業集群”定位,放眼長遠謀項目、開足馬力建項目、精準招商引項目,保存量擴增量。重點謀劃了異質結、鈣鈦礦、光伏儲能電池新材料,抽水蓄能電站,熱電聯產等一批重點轉型項目,積極進行項目前期對接,開展產業鏈招商。
        山西森昊豐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新建的節能型環保建筑材料項目毗鄰古交興能電廠,于2022年6月啟動,一期建設兩套超細粉磨生產線、干混砂漿生產線,可年消納粉煤灰約50萬噸,年產30萬噸超細粉混合料、20萬噸特種砂漿。二期新建一條10萬噸脫硫石膏改性綜合利用生產線,使粉煤灰年處理能力提升至60萬噸,大大減輕電廠灰庫庫容壓力。目前,項目一期即將投入生產,大宗固廢實現就近綜合利用,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從嘉樂泉鄉正溝村高坡上俯瞰,一臺臺迎風轉動的風機昂首挺立。古交市晉飚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分散式風電項目一期裝機容量20兆瓦,已于2021年底并網發電,正在建設的二期裝機容量200兆瓦項目總投資15.57億元,于5月實現風場全容量并網,正在完善輸出線路建設。項目完成后,年發電量約為4.5億千瓦時,年產值1.35億元,每年可節約標煤13.157萬噸。
        5月26日開工的中煤山西公司原相煤礦低濃度瓦斯綜合利用低碳綠色熱電聯供項目為太原首例超低濃度瓦斯蓄熱氧化熱電聯供案例。項目總投資8600萬元,一期為供熱工程,年供熱量為13.73萬吉焦,可完全替代現有燃氣鍋爐供暖;二期為發電工程,年供電量為2400萬千瓦時,年利用瓦斯標況純量約1800萬立方米,年減排二氧化碳29萬噸,到今年年底可實現熱電聯供。
        傳統產業加速提質、新興產業聚鏈成群。同時,古交市以產業轉型引領鄉村振興,加強林麝養殖、野生沙棘、大果榛子、狐爺山巖茶等特色專業鎮品牌建設,打造本土“拳頭”產品,開辟興業富民新路徑。
        麝香是我國十大名貴中藥材之一,素有“軟黃金”之稱。民營企業家傅乃順關閉焦化廠,投資建設的禾諧源林麝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經過5年多時間發展,園內現存林麝500余頭,為省內規模最大、馴養量最多的林麝人工養殖基地。古交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林麝養殖特色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加快林麝養殖及麝香加工專業鎮建設。
        合作模式的創新為其亮點。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在10萬元以下的25個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入股的形式,與古交市經投公司共同注冊成立古交市益豐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委托“禾諧源”全程托管養殖經營,按比例分紅,保障農戶長期受益。古交市還將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建立省級林麝科研實訓基地,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重點片區靚起來,建設高品質活力新城
        

    盛夏,走進古交汾河公園,粼粼波光、濃濃綠蔭送來陣陣清涼,成為市民消暑納涼、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汾河古交段總長42公里,經過三期建設,已形成蓄水面積90萬平方米、蓄水量100萬立方米的流動水體。于2022年6月啟動實施的汾河四期治理工程,綜合開展堤防生態化改造、灘槽整治、涵養地下水、生態綠化等治理,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約1.2億元,明年完工后將進一步促進晉泉復流,提高行洪標準,改善河道生態,實現汾河古交段全部系統治理目標。
        保持奮進之姿就是要敢于知難而上。古交市將今年確定為棚戶區改造收官之年,楊家坡屬于泥石流滑坡的地質災害點,棚戶區改造安置項目房屋征收范圍共涉及96個院落。自2022年10月份啟動以來,征拆工作人員樹立“征收先征心,走訪要走心”的工作理念,挨門逐戶走訪,規范落實補償政策。目前居民安置房選房已基本結束,綠化提標工程正加快推進,未來將與南山公園融為一體,為市民休閑健身提供又一好去處。
        火山片區是古交市委、市政府拉大城市框架、改善人居環境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這一集居住、商業、辦公于一體的城市新區未來可容納3.75萬人。“實施火山片區治理提升工程,新建火山公園,施劃停車位1000個以上,建立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讓東部新城靚起來”被列為今年古交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近幾個月來,各部門協同作戰,清理亂擺亂停亂扔,環境面貌大為改觀。運用市場化手段配套建設醫院、學校、公園、便民市場、人行天橋、長途汽車站等設施,進一步提高城市品質,增強民生幸福感。
        總投資約6.27億元的“東大門”片區改造工程是優化路網格局的重中之重。其中,太古高速古交出口路網提質優化項目,將先期進行鐵路部分的削坡防護,路面拓寬至雙向四車道,打通交通堵點;建設收費站廣場至化河線連接工程,實現客貨車分流。同時啟動東部汾河生態綜合治理古鋼段、三岔口段,徹底改變“東大門”雜亂無章狀況。
        隨著太原西北二環高速公路的建成、古交—婁煩—方山高速公路的開工,古交將成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樞紐之一。“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古交市委書記李衛平表示,我們將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拼搏精神,以超常標準、超常舉措、超常力度,奮力推動古交從“二次創業”向“二次騰飛”邁進,早日蹚出資源型地區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新路來。
        

    本報記者楊彧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