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某書法興趣班里,學生在認真寫字。本報記者張劍雯 實習生胡錦鑫攝
(掃描二維碼看視頻)
乒乓球、街舞、籃球、游泳……暑假期間,太原市藝體類校外培訓機構報名持續火爆。記者了解到,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落實,中小學生紛紛通過豐富多彩的興趣班充實暑期生活,為自己“充電”,感受課堂外的歡樂。
(資料圖)
家長:多方面培養和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暑假到了,你給孩子報了什么班?”今夏,家長之間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話題。
“平時孩子上學沒時間,暑假時間長,我們想從多方面培養一下孩子的興趣愛好。”記者的鄰居張奶奶介紹說。
張奶奶的兒子、媳婦上班忙,沒時間帶孩子,一到寒暑假,張奶奶就帶著孫女學游泳、畫畫、舞蹈……
張奶奶的兒媳婦說:“在我們這一代家長小的時候,家里有點兒錢都給我們補習文化課了,沒有培養出一個興趣愛好。現在我們一心想給孩子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將來孩子可以有一技之長,也可以通過愛好結交更多朋友。”
宏川教育機構校長馬宏川告訴記者:“暑假期間,我們學校每天開設4節課,從早上8點30分開始,到下午6點結束。自從‘雙減’政策實施后,帶孩子來上興趣班的家長越來越多。”
隨著時代發展和教育改革,家長們的教育理念逐漸發生變化,從曾經只注重學習到現在幫助孩子全面發展,體育、智力、興趣成為家長給孩子報興趣培訓班時考慮的重點。
老師:以孩子興趣為唯一標準,切忌盲目報班
不管報哪種興趣培訓班,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唯一的標準。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興趣班發現,在一些書法班里,很多已經上了高中甚至是準高三的學生也在跟著老師學習。
董媛是書法培訓班的兼職老師,她介紹說:“假期來學書法的不僅有小學生,許多高中生也會來練字。因為書法可以讓人放松,對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很大的幫助。”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學生李宇航告訴記者:“受家庭影響,我從小就喜歡書法,家里也一直針對我的興趣愛好進行重點培養。為什么會利用暑期來系統地學習書法呢?一方面希望通過練字讓自己靜下來,另一方面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我很開心。”
董媛和李宇航一致認為,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前提,否則孩子很難堅持下去,學習效果也不一定好。
“看著別人家孩子報了,我們沒有學就落后了,所以趕緊給孩子也報一個。”也有一些家長之間存在攀比心理,導致不結合孩子自身喜好給孩子盲目報課等現象的發生。
妞妞是個性格文靜的五年級學生。這個假期,妞妞的媽媽白女士聽說打籃球可以“長大個”,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沒和妞妞商量,就給她報了籃球課。但妞妞不喜歡,她感覺上籃球課很痛苦,每次上課都是被媽媽“逼”著去的。最終因為學習效果不佳而選擇放棄。
董媛告訴記者,如果家長確實要讓孩子去參加一些社會上的興趣班的話,還是建議以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為主,結合以后的長遠發展,多方面考慮,一定要避免盲目報班,避免密集報班加重孩子負擔。
專家:謹防夸大宣傳和虛假廣告
暑期,各種培訓機構的廣告蜂擁而至。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興趣班時,家長們一定要慎重考慮,避免繳納“智商稅”,確保孩子能夠獲得真正的成長和收益。
對于暑假家長“一窩蜂”選擇給孩子報名參加各類興趣班的現象,有相關專家建議,家長們不要被教育焦慮情緒所裹挾,也不要盲目聽信培訓機構的宣傳,一定要結合孩子的興趣,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選擇正規的培訓機構。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小學階段,學生學業負擔相對較為輕松,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假期給孩子報名參加一些藝體類、科創類的培訓活動,以開拓孩子的視野,培養多方面技能,但在確定參加某個培訓班前,一定要多方了解機構的資質。
近日,省消費者協會發布暑期招生培訓消費警示,提醒家長謹防夸大宣傳和虛假廣告,一定要了解培訓機構是否經有關部門批準,認真查看辦學許可證規定的相關內容;要謹防“免費試聽”陷阱,謹防協議暗藏“貓膩”……
當下,一些培訓機構采取商業化營銷模式,做廣告、拼低價,其中不乏夸大宣傳和虛假廣告。家長們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培訓機構,防止上當受騙。
本報記者張劍雯 實習生胡錦鑫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