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社區花樣托管?“托”出孩子多彩暑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暑假,往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但是對于沒有暑假的雙職工家長來說,就面臨著“帶娃難題”。
        為此,今年暑假,太原市不少社區開展了公益暑假托管服務。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在“返家鄉”社會實踐的大學生輔導下完成暑假作業,可以參加社區組織的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
        現在暑假已過半,托管班也開班有一段時間了,孩子們在這里過得怎么樣?8月4日、5日,山西晚報記者走進太原市桃園北路東社區進行了采訪。
        家門口的暑假托管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兒上“2022年,社區就開展了暑假托管服務,今年聽說社區還開展這項服務,第一時間給孩子報了名。”居住在太原市桃園北路東社區的居民張女士開心地說。
        “在社區進行暑假托管,孩子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拓展興趣、交到朋友。”居民韓先生高興地說,這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福音。
        采訪時,不少雙職工家長表示,以前每到假期,不是留孩子一個人在家,就是叫父母過來幫忙,由于老人比較寵孩子,假期在家不是看手機、電視,就是睡覺,生活作息很不規律。“自從社區有了托管服務,孩子每天上下午都能到社區,在志愿者的輔導下完成作業,還能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參加社區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居民們說,每天從托管班回來,孩子們都特別高興,不停地和他們分享在托管班的趣事。
        假期過半,孩子們的暑假生活過得很精彩,收獲頗多。“有歷史,也有心理課程,心理課程讓我對了解很多心理學小常識,歷史課程讓我更加深入了解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帶領下,當講解員、參加兒童議事會、當小老師、聽未成年人保護法……學到了很多。”“參加社區的活動,我交到了好朋友,原來不敢大聲說話,現在敢大聲說出來。”“我學小提琴,志愿者姐姐會幫我補習課堂上沒學會的樂理知識,收獲很大。”……采訪時,孩子們向記者講起他們的收獲,并表示很多知識是在學校里學不到的,以后會天天來。
        提及創辦暑假托管服務的初衷,桃園北路東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主任薄振霄說,暑假到來,對于社區里沒老人幫襯的雙職工家庭來說,帶娃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為了減輕這些家庭的負擔,同時也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多彩的暑假,他們開展了暑假托管服務。在督促孩子們完成暑假作業的同時,發揮與共建單位共駐共建共服務的作用,帶孩子們前往開展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開發潛能,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既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又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讓社區服務零距離。
        精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豐富了孩子假期生活“小朋友們,大家知道怎樣區分人民幣的真偽嗎?”在社區組織“小小銀行家”的社會實踐活動現場,面對銀行工作人員如何辨別人民幣的提問,“小小銀行家”們爭先恐后地回答。
        點鈔是銀行工作人員必備的職業技能,“小小銀行家”們首先體驗如何點鈔,他們專心致志、手腦并用,不僅學到了點鈔技能,還明白了如何辨別人民幣的真偽、防偽標志的準確位置在哪里等知識。
        體驗完點鈔,“小小銀行家”們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擔任起銀行引導員,一起DIY制作了銀行卡套,銀行工作人員還送給每位小銀行家一本小存折,引導孩子們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對自己的“財產”進行規劃。
        一上午的活動,孩子們了解到每種崗位都承擔著一份責任,都值得被尊重。
        參加完社會實踐,學生們收獲頗多,他們說不僅學會了點鈔,還學到了如何理財,更是走進銀行內部,了解銀行的布局和功能。“要參加這個社會實踐活動,每天寫作業的時間就變少了,孩子早早起來就完成了一部分作業。”家長們說,社區組織的暑假托管服務不僅減輕了家長的負擔,還豐富了孩子的知識,讓孩子在實踐中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同時增強了孩子的溝通能力,讓孩子學有所獲。
        據了解,社區組織了多種多樣的活動,如小小講解員、小老師課堂、兒童議事會、小小牙醫等特色暑期實踐活動。
        小老師課堂就是在暑假托管班里,孩子們也是老師,他們把自己的才藝和特長教授給其他孩子。薄震霄說,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表達能力,也提高孩子的自信,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成長。
        為家鄉貢獻力量 大學生志愿者與社區雙向奔赴社區暑假托管服務,離不開“返家鄉”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們,桃園北路東社區里就有15位來自全國各地大學的學生們,他們充分發揮各自學科的專業優勢,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堂特色課程,他們也用智慧和汗水擦亮了青春最美的底色。
        來自太原師范學院的王浩宇即將升大二,作為一名法律專業的學生,在接到要為學生們講一堂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課時,他認真備課,用生動的案例告訴孩子們遇到傷害應該如何維權。“我在為孩子們服務的同時,也在增長見識。因為現在手機銀行特別方便,就很多年沒走進銀行,這次陪著孩子們一起體驗小小銀行家,學到了很多金融和理財的知識。”
        山東女子學院的杜藝軒也即將升大二,她說自己的專業是女性學,就業面比較窄,很多師姐在大二時就轉了專業,這次來社區進行暑期社會實踐,在為孩子們進行服務的同時,社區也為他們進行服務,邀請專業的老師對他們進行應急培訓和職業規劃培訓,培訓完之后,她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有了明確認識,也不會考慮轉專業了。
        天津理工大學的郭雨欣為了豐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在網上搜索大學生暑假能干什么時,得知有“返家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便主動報名參加。“當被分配到桃園北路東社區后,由于離家較遠,騎電動車需要40分鐘,曾有過放棄的想法,經過一周嘗試,我發現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特別開心,也特別有趣。”郭雨欣說,她雖然學的不是師范類專業,但她想成為一名老師,這次實踐,讓她學到很多和孩子相處的方法,特別受用。
        東南大學的劉坤即將成為大四學生,在暑假托管中,她負責輔導孩子功課,陪孩子玩耍,守護大家的安全。除此之外,她和整個團隊一起安排課程,帶著孩子們拓展學習,一起成為小小講解員、小小銀行家,教他們超級記憶法。“當孩子們有問題向我求助時,當他們的小手主動握緊我的手時,當他們用期待的眼神望向我時,當我嘗試調動孩子們的情緒,告訴他們什么是好的演講時,我知道這份工作雖小,卻是我為家鄉、為人民、為需要我的地方貢獻力量的平臺。”劉坤說,在社區暑期實踐的一個月里,她深刻感知到了社區存在的意義與責任,也是第一次知道社區還提供這樣的服務,感受到社區基層治理和服務的完善,更深刻體會到社區服務的意義如此之大。
        采訪中,大學生們紛紛表示,這次暑期實踐不僅鍛煉了自己,還為家鄉貢獻了力量,讓他們有機會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明年的暑期實踐,他們還會繼續報名參加。
        

    山西晚報記者 楊洲芬 實習生 張美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