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種的生菜已經收獲兩次了。”6月19日,在小店區西溫莊的我們農場,姜永學指著他認領的土地說道。近年來,扛起鋤頭,拎著水壺,體驗田園生活,已成為很多人工作之余的愛好,于是,認領土地、陽臺種菜應運而生。
像我們農場這種提供土地認領的農場,一般有兩種認領模式,一種是自種模式,購買一年的土地使用權,農場派專人指導,認領人自己種植、培育和收獲;另一種是托管模式,由專人負責種植,認領者隨時了解作物整體長勢、體驗播種育秧、田間管理等農耕樂趣。我們農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主營業務是有機蔬菜種植和蔬菜禮盒配送,但在運營過程中發現,很多客人想了解菜地種植情況,也有的想自己享受種菜的樂趣,所以農場開辟了接近4畝地供給客人認領、體驗。”
除了認領土地,陽臺種菜也受到不少城市人的青睞。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2元一袋包郵的各類種子比比皆是,25元就能買到包含菜種子、種菜盆、營養土、園藝工具及有機肥的陽臺種植套餐?!?0后”上班族吳蓓說:“我在陽臺種了薄荷,每天一下班回家就直沖陽臺,看看它長得怎么樣了?!辈粌H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在百度貼吧、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曬”出“蔬果成長日記”,通過記錄蔬果長勢和進度,交流分享種植的心得和經驗。
城市農夫的出現體現了人們追求自然、想要親近自然的愿望。在種植的過程中,既體驗了收獲的快樂,又享受“歸園田居”的寧靜與充實,也讓一些人的田園情結得以釋放。在疫情“宅家”期間,很多人“種草”了陽臺種菜,既能獲得新鮮、安全的蔬果,也體驗到了種植帶來的治愈力。有兩年種菜經歷的裴悅告訴記者,她第一次種菜什么都不懂,就是想要感受田園生活,但看著種下的種子發芽、成長,最后摘下來品嘗,心里很有收獲感和成就感。吳蓓也表示:“平常生活節奏太快,每天花十幾二十分鐘照料一下種的菜,非常解壓?!?br> 自耕自種也與人們追求健康飲食的訴求密不可分。日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叮咚買菜發布的《“味”來潮流—2023年飲食趨勢洞察報告》顯示,“健康綠色、營養價值、產品品質”這三項成為疫情以來增長的新需求點,超半數消費者偏愛更具高營養的“新鮮蔬菜”和“時令水果”。姜永學告訴記者:“認領土地耕種,既能吃到健康、新鮮的蔬菜,又能感受田園生活,真是一舉兩得?!?br> 種菜耕地作為自然、勞動教育的方式之一,也受到了很多家長的歡迎。2022年,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將種菜等農業生產勞動納入勞動課程,體現出勞動在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性。我們農場負責人也提到,很多認領土地的客人是“全家總動員”,在父母陪伴下,青少年親身實踐,既能夠增進親子關系,又能讓孩子體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農事過程,提升動手能力。畢竟,種植蔬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摒棄“三分鐘熱度”,又要不斷積累“觀云識天”的經驗、學習專業知識。寶媽徐慧芳就做了諸多嘗試,她不僅自己下功夫學習網上的教程,還在周末領著女兒,讓女兒也參與到澆水、除蟲的過程中,她說:“種菜不簡單,也不輕松,讓孩子參與進來,能讓她學會珍惜糧食,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高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