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下水井蓋有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得趕緊上報……”6月12日,在網格內巡邏的馬麗芳,發現破損井蓋后,馬上掏出手機拍照,并在手機上一通操作,不大一會兒,上報工作完成。
【資料圖】
小馬是古交市馬蘭鎮西塔社區第五網格的網格員,稱自己是“移動探頭”,在網格巡邏中,查找各類隱患。有了手機辦公平臺的幫助,她平日繁瑣的工作變得簡便起來……
西塔社區轄有6個小區、居民7000余人。面積大、人口多,一個“格格”要服務500余戶居民。面對人員少、工作量大的現狀,社區創新工作方式,以數字應用為核心,打造“智慧黨建+智慧管理+智慧網格+智慧生活”的全新服務體系。
“智慧黨建”助基層組織規范化
“社區正開展高齡津貼工作,快去問問情況。”在“三晉先鋒”信息平臺看到社區發布有關高齡津貼工作信息后,退休老黨員郭永旭告知鄰居,到社區咨詢辦理。
“社區有啥活動,都會在‘三晉先鋒’信息平臺上發布,刷刷手機就一目了然。”郭永旭說,在“三晉先鋒”信息平臺上,社區會把每次活動內容,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上傳上去,讓黨員們了解起來更直觀。
“主題黨日、支委會議……大家通過平臺打卡參加,積極性大增。”社區工作人員劉湘說,社區把“三晉先鋒”信息平臺作為助推基層組織生活規范化、標準化的重要抓手,做好本支部30名支部黨員和260余名國企退休黨員的登錄學習、支部活動、信息發布等相關工作,為持續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引導黨員參與基層治理奠定良好基礎。
“智慧管理”讓社區治理提質增效
幫老人進行“社保認證”;給老人代交電話費……由于轄區住戶多是老年人,社區在為老服務上,觸角也不斷延伸。
“每棟樓60歲以上老人有幾位、80歲以上老人有幾位,以及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有幾位,社區都了如指掌,并且建立了‘電子檔案’。”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慧群說,有“電子檔案”幫助,社區服務工作更加“便捷”和“精準”,而且能打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展開工作。
不僅如此,目前,社區通過“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信息系統”,將轄區基本信息、隊伍管理、社區組織和服務設施等詳情錄入該系統并實時更新,定期錄入“四議兩公開”和居民代表會議等內容,讓社區在基層治理中的資源整合和統籌規劃更為高質高效。
“智慧網格”促網格治理精細化
“經調解,二樓、三樓的鄰里矛盾終于化解了……”打開“平安太原”信息平臺,馬麗芳將化解鄰里矛盾的情況上報。
在網格巡邏中,馬麗芳發現盛苑小區1號樓三單元的二樓、三樓住戶因房屋隔音問題產生矛盾。原來,住在三樓的老年夫婦有早起習慣,每天早晨的走動聲,影響到二樓居住的年輕人。在小馬耐心調解下,雙方互相體諒,有問題及時溝通,消除誤解。
“網格事,格內解。”小馬說,巡查時發現問題,如果及時解決并上報,可獲得相應分值獎勵。
現在,社區網格員們每日都會在“平安太原”信息平臺簽到、巡邏打卡、事件上報、事件核查、信息采集、政策宣傳,為網格內提供“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有效處理”的精細化服務,持續增強基層治理的深入度和精準度。
“智慧生活”為平安社區保駕護航
“我的電動車不見了,幫忙看看是不是有人推走了。”家住文苑小區的孫女士,出門發現停在單元門口的電動車找不到了,趕緊向網格員尋求幫助。
通過回放小區電子監控視頻,網格員發現孫女士的電動車是在下午6時左右被人推走的。隨后,通過派出所民警的幫助,孫女士的電動車失而復得。
目前,社區轄區內6個小區均安裝了電子監控平臺,100多個攝像頭對轄區內的主干道、47棟樓宇及周邊進行全覆蓋實時監控。
“通過監控對小區內的高空拋物、車輛剮蹭、財物遺失等矛盾糾紛予以有效溯源,可讓轄區居民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李慧群說。
如今,通過數字賦能,社區基層治理插上“智慧”翅膀,群眾生活更為舒適便利。
記者 劉志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