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科技引領,為太原裝上環境監測“智慧大腦”

    太原市智慧環衛綜合監管中心智慧環衛綜合監管系統。本報記者王媛攝

    “這個項目的初衷是助力城市管理環境衛生工作運行的精細化、智能化,太原市結合地方特色及城鄉管理業務工作的需求,建設了太原市智慧環衛綜合監管系統(以下簡稱智慧環衛系統)。”智慧環衛系統的項目負責人馮勁松說。
        近日,記者跟隨2023年“并州生態文明建設媒體行”新聞采訪團來到了太原市智慧環衛綜合監管中心,感受科技給城市管理帶來的變化。自2020年以來,智慧環衛系統監管與服務范圍已涵蓋太原市6區、綜改3區和中北高新區以及40余家社會責任單位,并進一步向各街鎮、區級部門和社會責任單位延伸。
        

    系統設計做到“創”與“新”
        


    (資料圖片)

    自主研發設計適合太原本土地域特色的智慧環衛系統是環境監測人的追求,也是使命。
        “這是信息化時代,萬物互聯,我們想要研發出適合太原本土地域特色的監測系統。智慧環衛系統就是我們研發的成果,并不是舶來品。”馮勁松介紹,這個項目引入了北斗定位系統,全面使用5G通訊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大規模開展無線網絡的傳輸以及物聯網的應用。在這個領域,太原走在了全省前列。
        據悉,智慧環衛系統包括自主設計與開發的10個子系統和一整套大數據分析服務系統,涉及辦公自動化、執法、工地監控、渣土運輸、道路作業考核、指揮調度、數據采集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12項工作內容,構建了縱向與橫向“脈絡網”與共享“數據樞紐”。其應用成果被省發改委確定為太原市智慧城市示范項目,部分模塊榮獲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進步獎,城鄉大數據綜合應用被省政府確定為2023年128個重點研發項目之一。
        

    道路清掃做到“凈”與“快”
        

    走進太原市城鄉管理局智慧環衛綜合監管中心,40平方米的智慧大屏上各種信息持續更新,可升降觸控式指揮終端實時進行應急指揮、調度,監測太原市每個區每條街道上的環保作業情況。此時的智慧環衛系統大屏像是一張巨大的“脈絡網”,布滿了太原的大街小巷。截至目前,這張“脈絡網”容納了各類作業車輛3200輛,部署人員、車輛及卡口等視頻無線采集端9000余路。監管系統的工作人員根據車載終端及傳感設備判斷實時作業效果,通過熱力圖清晰獲知每條道路作業趟次以及各作業車輛在各路段的作業時間。
        考慮到季節、天氣、氣溫等因素,在春季沙塵治理、夏季臭氧“消峰”及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等環境衛生專治工作中,智慧環衛系統則以“以克論凈”作為考核依據,保障太原市道路和建設工地周邊的清掃、保潔、沖洗、噴霧壓塵作業次數與力度,確保作業連續、無斷面。
        

    一線管理確保“調”與“派”
        

    智慧環衛系統上線前,數據采集不及時、不準確,一些指標需要人工計算才能得出。基于此,智慧環衛系統為太原市各級環衛類管理人員、一線作業人員配備了定制開發的便攜式在線監管和市政信息采集終端,根據崗位、工作性質的不同,又新增完善了信息采集與上報、實時調度、工作聯動等功能,克服了一線管理與作業無法及時掌握、聯合處置的短板。
        立足于行政執法的痛點、難點問題,太原市行政執法總隊利用智慧環衛系統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通過配置的定制便攜執法記錄儀,利用北斗系統、視頻與語音實時采集、5G通訊等,對執法人員巡查工地次數、工作時長等工作情況進行在線監控與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太原市渣土從工地源頭運輸至終端處置工作,智慧環衛系統因地制宜在全國首創了全過程智能化管控模式,已在太原市100余輛渣土車輛、5個工地和10個渣土場試運行,充分滿足了該市渣土管理要求。
        

    大數據助力城市“治”與“理”
        

    依據太原本土地域特色研發設計的智慧環衛系統好似這座城市的“智慧大腦”,該系統通過大量數據采集、匯總,再進行篩選、清洗、分析,可以更加精準地掌握城市的運行狀態,更加迅速、精準地響應和處理緊急事件,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目前智慧環衛系統已對太原市17家各中(終)端處置設施運行數據實時采集與數據積累,并在關鍵位置加裝300套涉及揚塵、噪音、危險氣體等多種監測設備,每秒采集高達9萬條數據;采集制作垃圾收集、醫療場所、建筑工地、餐飲場所等數字地理信息7萬余處,打通了該市環衛所有業務節點的空間數據鏈。
        “緊密結合太原市的建設發展和業務需求,我們的信息化才有作用。下一步我們會緊跟太原市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和城鄉管理局環境衛生工作的具體需求,不斷更新我們的數據模型和建設內容,提高老百姓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度、幸福度。”馮勁松表示。
        環境監測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產物,不僅推動了太原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也為這座城市提供了運行管理的新方式、新手段,更為數百萬太原市民傳遞了建設錦繡太原、共迎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本報記者王媛 實習生韓文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