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太原古縣城出圈 煙火氣回歸的“第一炮” 全球快播報


    (相關資料圖)

    掃碼看視頻。拍攝:武六紅制作:張婷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大街小巷人頭攢動,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商場景區人流如織,人們熟悉的煙火氣日益升騰,往日熱鬧的景象正在重現。
        5月20日,《山西省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2023年行動計劃》落地,為促進生活性服務業的恢復發展,山西在商貿服務、文化旅游等領域提出一系列舉措,重點支持太原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推動鐘樓街創建國家級示范步行街,加快中正天街等省級步行街提升品質,激發消費新活力,加速煙火氣回歸。
        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鹽,有了熟悉的味道——煙火氣,我們共同期待物阜民豐的日子就更近一步。
        為此,山西晚報特別推出“探龍城煙火氣”系列報道,從多個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挖掘,揭秘城市重獲活力背后的故事。報道將通過全方位、多視角、多形式的融媒體報道方式,呈現省城的新氣象和新變革。關注這些變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城市發展機會,為城市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太原古縣城,抽剝開所有的修飾和營造,留下一個極簡的核心——濃厚的文化底蘊。護城河是深沉的;檑星門、太山寺是古老的;網紅打卡店、文創,更是趣味無窮的。
        從今年“五一”開始,這座有著濃厚歷史底蘊的古縣城,迎來了史上最大客流量。太原古縣城數據顯示:今年5月,景區接待游客449366人,同比去年的255823人,增長了75.66%。
        太原古縣城何以出圈?人文景觀與網紅打卡相融合,商業繁榮與人文發展相輝映。走進古縣城,一種濃厚的新式古樸風撲面而來,古縣城發展的身姿迎風搖曳,它成為“城市DNA”,帶起了一波波游覽熱潮。古縣城熱鬧的煙火氣,是太原市經濟點亮全城的一個場景,打響了龍城煙火氣回歸的“第一炮”。逐漸升騰的煙火氣,彰顯著龍城經濟日漸涌動的活力。
        文化集合新高地進入5月份以來,開放兩周年的太原古縣城,迎來了史上客流最高峰。
        “五一”期間,山西晚報記者來到太原古縣城內,非遺購物節、精彩演藝等系列活動輪番上演。城內各種熟悉的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逐漸恢復往日的喧鬧。在古縣城東街舉行的非遺購物節上,剪紙、糖人、面塑等非遺表演,晉祠桂花元宵、漏魚兒等山西特色小吃,晉陽根雕、扎染工藝等手工,成為游客體驗山西文化的集合高地。
        古縣城的潮玩集市,向來頗具人氣。不到百米的小巷,兩側集聚了各種趣味互動游玩項目,投壺、砸沙包、套圈、飛鏢等趣味十足,游客玩得不亦樂乎。“歡天喜地”文創商鋪攤主郭女士介紹,“五一”假期生意非常好。
        位于常平巷的“古燈傳奇”,是“五一”前剛開放的一家個人博物館。館內精致場景在燈光映襯下,吸引著游客紛紛拍照。身穿漢服的工作人員手持各式中式小燈籠,形成流動的風景。博物館運營負責人聶建申介紹,博物館內的展品是從戰國時期延續至今的燈燭,包括青銅、陶、玻璃等不同材制燈燭共千余盞。在“頭懸梁、錐刺股”場景前,一名小學生正在給媽媽講這一典故。展廳還有鑿壁借光、岳母刺字等歷史典故的場景復原,并張貼先秦家訓、明代家訓等歷代家訓。“展覽不僅讓游客了解人類用火的歷史、燈的發展史,也起到了激勵孩子們積極向上、自立自強的作用。”聶建申說,下一步還將推出文昌燈展、科舉文化展、文創產品區、漢服體驗區等,以期將博物館做成青少年研學體驗基地,豐富太原古縣城的業態。
        5月下旬,隨著頂流主播東方甄選董宇輝的到來,太原古縣城線上、線下流量、知名度均達到頂峰。從抖音視頻發布的數據來看,古縣城當日各類視頻號的播放量超過60萬,點贊、評論無數。
        晉源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依托于這些人氣,古縣城的商鋪每天從9時30分營業至23時許,酒吧街從15時營業至次日2時,民宿則24小時開放。不論白天、晚上,城內處處涌動著人間煙火氣。古縣城內各街道豐富了消費業態,提升了服務質量,一批特色鮮明的夜間消費活動逐步開展,滿足了游客們多樣化消費需求,成為市民游客的打卡地、城市活力的新名片。
        網紅飯店排長隊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人間煙火,是朋友小聚的輕松快樂。5月31日,山西晚報記者在古縣城內遇到了正在圍爐煮茶的王女士和朋友一行四人,她們正愜意聊天。時至飯點,古縣城內十字街兩旁的小店已全部開門營業。嵐縣土豆宴、大同刀削面、太原打鹵面、福建大魚丸、武漢熱干面、彬州御面……在古縣城,外地游客不僅能找到自己家鄉的美味,還能品嘗到山西各地的特色美食。親民實惠的小店前又排起了隊,幾乎所有的攤位前都圍滿了顧客。“A08請用餐”“B03請用餐”……各家餐館的叫號聲此起彼伏,游客們正大快朵頤,享受久違的快樂。不難看出,城市正在回歸市井原本熱氣騰騰的模樣。
        18時左右,一家網紅餐廳門外已經有十多位市民手拿排號單等待用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天還沒到飯點,上座率就已過半。”
        另一家飯店門口也已有數十桌食客正在排隊,值班店長說,“五一”以后天氣轉暖,客流明顯增多,熟悉的熱鬧氛圍又回來了。“我已經很久沒有出來玩了,現在的排隊等待對我而言也是一種享受,這一頓火鍋我已經想了很久了!”游客孫女士告訴山西晚報記者。
        太原古縣城市場營銷部品牌中心主任楊文杰說:“古縣城恢復熱鬧,還帶動了不少就業。現在古縣城內有商戶271戶,正常店29戶,小吃86戶,這些商戶在旺季時至少帶動就業4134人,淡季帶動就業2144人。城內從業的原住民和周邊居民,基本占到了六成以上,接近1500人;而商戶法人是原住民和周邊居民的,也接近六成,達到158戶之多,古縣城給周邊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
        太原古縣城餐飲繁榮僅是太原市一個縮影。前不久公布的太原市一季度經濟數據中,住宿餐飲業營業額持續向好,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營業額達到19.79億元,增長22.2%,比上年全年回升34.2個百分點。前來古縣城等景區的游客無形中帶動了全市消費的增長。在全國一季度中國重點旅游城市星級飯店營業收入排行榜50強中,太原同比漲幅111.1%,排全國第三。
        團隊游接連不斷旅游團預訂、游學體驗的團隊一撥接著一撥。山西晚報記者在古縣城城墻上遇到了前來游學、研學的師生。老師給學生們講述,來到古縣城,大家要用耳朵去聆聽、用眼睛去觸碰、用腳步去丈量,用心感受屬于自己家鄉的文化;關帝廟內,在供奉著以“忠、孝、節、義”著稱的武圣關羽塑像前,學生們紛紛與“千古正人”匾額留影,認真聆聽專業講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古縣城東北角的張藝謀影視基地,一些穿著電影同款古裝的游客,在影片各個場景處拍攝打卡。游客吳女士一行十幾人,開5輛車專程從河南自駕過來,“聽說太原古縣城是電影《滿江紅》的拍攝地,我們特意和朋友、親人組團過來游覽打卡,感覺非常有歷史感,很震撼。”吳女士說。
        楊文杰介紹,進入5月,每天從10時45分至21時,“古縣城迎賓”鼓樂舞秀、“龍城書生”國潮音樂劇、街頭互動“古風巡游”、快閃“你要跳舞嗎”等十余種演藝在古縣城不同地點上演四十余場。每晚還有“樓閣燈光秀”“北城墻燈光秀”“縣衙燈光秀”等全天候、多樣態的演藝節目。天氣漸暖,暑期古縣城將迎來更多學生、旅行團參觀。“這幾天開始忙起來了,有時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山西省社科院一位研究員表示,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景區和商戶們都鉚足了勁兒想把營業額提上去。只有多方聯動才能助推消費全面復蘇,政府、市場、商家的力量缺一不可。為進一步聚集人氣、商氣,建議景區繼續推出各色活動,延長夜間游覽時間,進一步細化豐富夜游活動,助景區整體回溫。
        

    采寫 山西晚報記者 張 磊
        攝影 山西晚報記者 武六紅
        

    相關政策2022年,太原古縣城先后榮獲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旅康養示范區等美譽,目前共363個院落。古縣城將繼續與全國多家知名公司合作,同時聯營商戶建立地域餐飲、非遺文創、博物館等一批具有支撐性和帶動性的特色項目資源,打造“文化項目、非遺文創、研學科素、酒店民宿、休閑娛樂、生活配套、餐飲美食、特色零售”八大業態板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