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客戶端綜合報道 借助“1+30”區域聯防聯控機制,重點聚焦PM10、二氧化氮和臭氧污染防治。6月1日,山西太原針對空氣質量改善短板制定行動方案,確保今年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退出后10位”。
(相關資料圖)
當天,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對外發布《太原市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暨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退后十”攻堅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目標直指全年環境空氣綜合指數不超過4.86,同比下降4.5%。
產業結構偏向重工業,周邊城市山水相連,山西太原如何讓空氣更干凈?
太原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太原將針對大氣污染治理難度巨大的PM10、二氧化氮和臭氧指標,組織開展三大攻堅戰役。
在治理PM10污染方面,太原將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強化道路清掃保潔,定期開展全城大清洗,實施裸露地塊整治等行動。
在治理二氧化氮污染方面,太原將通過建設“綠色運輸示范區”、強化油品和車用尿素質量檢測、中重型柴油貨車路檢路查、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等措施,減少氮氧化物排放。
其間,太原將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監測,重新劃定非道路移動機械“禁行區”,禁止使用冒黑煙、無防偽標識牌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
按照《行動方案》,太原將實施臭氧污染“夏病冬治”,通過源頭治理、包裝容器回收、漏點檢測與修復、活性炭更換和回收、尾部治理設施升級改造等措施,實現VOCs物質減排。
針對臭氧污染,6月至9月,太原將對汽車4S店(汽修廠)、工業企業13個大類中未能實施源頭替代、未進行治污設施升級改造并穩定達標的,在夏季高溫時段實施錯峰生產;開展臭氧重污染天氣應對,必要時實施大飛機、無人機作業。
此前,山西將太原及周邊忻州、陽泉、呂梁等地大氣污染嚴重的縣(市、區)劃為省級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即“1+30”聯防聯控機制。
《行動方案》顯示,太原將聯合晉中、呂梁等南部區域地市,每日同步會商研判,擴大氣象分析預報和污染預警范圍;協調汾河谷地晉中市、呂梁市的重點排污縣,在預判太原可能出現中重度污染天時,和太原同步啟動預警,實現聯防聯控。
在區域同步減排方面,太原將協調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量化、細化區域內各地減排目標和任務,加快呂梁市交城、文水、汾陽、孝義,晉中市太谷、靈石、介休等縣(市、區)鋼鐵、焦化等高污染產業結構調整,盡快淘汰4.3米焦爐和治理污染不能穩定達標的重污染企業;加快重污染企業超低和超超低治理升級。
此外,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將成立保障省城空氣質量綜合執法小組。6月份,太原將組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臭氧削峰跨區域聯合執法,全面排查所有涉VOCs企業治理工程完成情況、治污設施升級改造情況和運行情況、污染排放情況等。
10月份,在“1+30”框架內,太原將組織開展秋冬季跨區域聯合執法行動,針對秋冬季二氧化硫、PM2.5等主要污染物,全面排查所有重點企業治理工程完成情況、治污設施升級改造情況和運行情況、污染排放情況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