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太原酒廠洞藏酒庫是該廠年份酒和高檔酒產品的主要原酒儲藏區。本報記者王媛攝
沿著太原市東山東林路一路蜿蜒向北,如果您在道路兩側看見了大幅的文化墻,那么您可以讓車速暫緩或者暫且停下車來,靜靜地欣賞一番——文化墻上,一側展現的是醋的生產流程,一側展出的是酒的釀造工藝。由此開始,說明您已經正式踏入了杏花嶺區釀造小鎮的地界。
杏花嶺區轉型發展的重中之重
杏花嶺區擁有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眾多,大眾所熟知的晉泉高粱白酒、寧化府益源慶醋、東湖醋、古燈調味品、老香村食品等皆屬于這里。這些企業長期以來身居鬧市,發展壯大受限,個別企業因改造困難,還存在安全隱患。
2018年,杏花嶺區將中華老字號釀造小鎮列為轉型發展項目。該項目通過整體規劃搬遷和資源整合晉泉高粱白酒等中華老字號企業,打造涵蓋釀造生產、產品物流、傳統展示、文化生態旅游等產業的綜合性園區,成為集釀造生產與研發、工藝體驗、康體養生、文化科普、大數據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釀造產品研發生產基地、行業標準制訂平臺的智造產業小鎮。
太原東山地區有良好的自然山水條件,便于藏風聚氣、菌群集聚,自然成為釀造小鎮落地的不二之選。
太原酒廠率先入駐釀造小鎮
太原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的老廠區位于杏花嶺區大東關街12號。釀造小鎮開發以來,太原酒廠率先入駐,新廠區比老廠區的面積擴大了5倍,生產規模及效益同樣成倍增長。
高粱白酒是太原酒廠的標志性產品。在太原酒廠新廠區內,芬芳四溢的白酒清香彌漫其間。在品酒室內,高工劉秋生告訴記者:“‘汾清同源,一脈兩支’。太原酒廠的產品就是傳承太原古酒‘汾清’中的‘清脈’。太原酒廠搬遷新址后,充分利用東山地區的優質水資源和溝坡地形風貌形成的聚風、聚水、聚氣、窖藏的優勢,在操作環境上更加規范,風格上更加追求清、爽、綿、甜、凈。”
“目前,太原酒廠基本形成了中低端產品占領市場,高端產品產生效益的結構布局。5年來實現連續性發展,2022年創歷史新高,銷售額超出5億元。”談到效益,太原酒廠企劃部長陳勝飛說,“線下銷售主要以太原為中心,輻射全省及周邊省份;在線上抖音官方旗艦店,曾出現過日銷售額達50萬元的好成績。在清香型白酒系列里,最好的排名是第2名。”
太原酒廠近年來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4月26日,太原市“錦繡太原、京彩未來”招商引資推介會暨醋酒特產展銷會在北京舉行。展會期間,太原酒廠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辦了專場展銷活動,不僅全方位展示了晉泉白酒品牌的文化和形象,而且與8家北京企業簽訂購銷協議近3億元,同時線上銷售達200余萬元,有效提升了晉泉白酒在北京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助力晉泉白酒進一步拓寬市場,為今年太原酒廠實現產值、銷售突破“雙十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釀造+”加速形成產業矩陣
太原酒廠只是釀造小鎮的一個縮影。釀造小鎮最終是要以中華老字號——千年釀造文化為魂,以綠谷青山為生態基地,形成產業矩陣。
“釀造+”文化,即提取和挖掘釀造產業中的文化元素,緊扣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重點將釀造文化的精髓融入展示、體驗、參與等環節中,塑造釀造中華老字號基地,加強對釀造文化的創新和宣傳。
“釀造+”旅游,即立足釀造小鎮的產業特色,將工業體驗旅游融入產業發展中,增強產品及工藝的宣傳展示作用;同時結合太原市旅游發展現狀,將親子娛樂、休閑體驗、美食探索等需求進行融合,做強釀造風情特色旅游。
“釀造+”康養,即深入挖掘釀造產業中的康養產品,以健康釀造產品、釀造保健食品等為支撐,融入休閑健身、健康咨詢等康養服務,逐步完善釀造康養體系。
“釀造+”商務,即釀造產業輔助商務商業功能,通過組織釀造產業高峰論壇、非遺會展博覽、釀造產品展示展銷等活動,進一步增強釀造小鎮的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
“釀造+”田園,即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通過良種培育、原料生產等方式,帶動周邊鄉村發展,形成鄉村旅游的重要示范。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按照規劃,將形成五大產業發展板塊,即釀造集聚生產板塊、電商供應交易板塊、商業展示旅游板塊、非遺民俗板塊和生態保育板塊。“釀造+”形成的產業矩陣不但可以增強太原市快銷品產業的集聚功能和輻射能力,還能帶動相關的物流、金融、制造等全產業鏈,對杏花嶺區乃至太原市經濟起到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王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