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博物館是最合適的去處,散落在城市各處不同時代的建筑,以及每一件裝滿故事的展品,不僅傳承著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更是連接過去、現代、未來的橋梁。
2021年5月,中央九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探索在文化資源豐厚地區建設‘博物館之城’‘博物館小鎮’等集群聚落?!?023年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推動晉祠博物館、晉商博物院、太原博物館爭創一級博物館,年內開放北齊壁畫博物館,持續打造博物館之城。太原市擁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先行的政策引導、數量和質量并行的博物館,這些優勢讓建設“博物館之城”底色初顯。
打造“博物館之城”,太原底蘊足。作為一座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城,太原市歷史遺存豐厚?,F存各類不可移動文物2237處,其中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41處;現有各類館藏文物18198件(套)、250703件,其中珍貴文物3485件(套)。通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承載著豐富歷史信息的遺存,市民游客可以隨時隨地與歷史對話,感受“錦繡太原城”的歷史脈搏。
打造“博物館之城”,太原政策優。近年來,太原市連續出臺博物館領域政策法規。2020年,出臺博物館領域地方性法規《太原市博物館促進條例》,為促進博物館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有力抓手;2021年,出臺《太原市非國有和行業博物館市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建設的熱情;2022年,出臺《太原市類博物館培育發展管理辦法(試行)》,實施類博物館培育計劃,推進博物館數量與質量雙提升。
打造“博物館之城”,太原數量多。目前,太原市現有各級各類博物館99座,包括備案博物館38座,其中國有博物館21座、非國有博物館17座、類博物館61座,形成了展示晉陽文化特色、凸顯古建大省特色、盡展晉商文化、展示太原特色重工業的博物館集群。太原市實現每5.4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遠遠高于國家平均水平。
打造“博物館之城”,太原舉措強。太原市圍繞弘揚黃河文化、晉陽文化等主題,深挖古建筑、重工業、晉商、壁畫、雕塑、非遺、老字號等內涵,建設專題博物館;依托優勢產業、龍頭企業、高等院校、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興建一批國有行業博物館;全面梳理民間藏家底數,鼓勵扶持其興辦非國有博物館,并通過多種方式,支持其持續發展;聯合教育行業,將文物保護利用常識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推出特色文創產品,將博物館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打造博物館之城,讓文物活起來,打造博物館之城,讓文化傳承開,這是“錦繡太原城”將城市精神、歷史文化融入現代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果斷行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太原市應當以高質量打造“博物館之城”為抓手,盤活用好文物資源,充分發揮文化優勢,用這張“金名片”推動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袁劍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