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距離太原樓市三十六條新政發布已過去11個月,尤其是普惠性較強的人才購房補貼政策廣受關注,對樓市信心提振作用明顯。日前,山西晚報記者對省城各城區人才購房補貼的進展進行梳理后發現,多個城區已完成對臨時人才購房補貼的審核,資金到位后即可發放;博士、碩士、本科生等高學歷人才購房補貼也是如此。
2萬元臨時購房補助已完成初審、復審近日,有讀者向山西晚報咨詢購房補貼發放事宜,他是大專學歷,去年在尖草坪購置了一套房,想咨詢一下什么時候能領取到臨時性購房補貼。根據太原三十六條樓市新政規定,大中專院校畢業或取得初級以上技術職稱(職業資格)的人員(包含現役和退伍軍人)。在2022年5月20日起6個月內購買城六區新建商品住房,可申領2萬元一次性臨時購房補助。
就此問題,山西晚報記者咨詢了太原市政務服務中心“我來幫您辦”窗口的工作人員,得知該工作仍在進行中。工作人員表示,各城區相關部門已對轄區內用人單位申報材料進行了初審、復審。具體發放時間未確定。山西晚報記者通過咨詢多方了解到,去年5月底人才購房補貼政策出爐后,帶動省城樓市一波成交。但因諸多原因,各城區相關部門對臨時人才購房補貼申報資料的收集、審核工作時斷時續,全城樓市銷售同樣出現多次閉門謝客。事實上,這項工作一直在緩步進行中,目前太原六城區均未發放臨時購房補助。據小店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審核工作都已經結束,資金到位就可以發放了。”
另外,還有市民詢問如果人戶分離,即所購房地址和戶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城區能否申請臨時購房補貼?據了解,臨時購房補貼由購房項目所在城區相關部門進行審核及發布,與業主戶籍所在地無關。
人才購房補貼拉動樓市作用明顯為減少人才流失,保護地方發展活力,減輕少數中心城市對地方人口及人才虹吸的負面影響。近兩年,全國多地紛紛出臺購房補貼政策,雖然這一政策的目標效果是為地方長期蓄積人才,可事實上,卻對商品房市場短期內成交產生了積極影響。
2021年2月20日,太原市萬柏林區的購房補貼政策出爐,當年8月20日前簽了購房合同的六類人才可以獲得補貼5萬元。政策出臺之后,萬柏林多家在售樓盤出現購房高潮。數據顯示,2021年3月,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上漲1.6倍,同比上漲45%。主力貢獻項目最突出的有新城長風悅府和中海寰宇時代,均在萬柏林區,該區在當月的成交量為六城區第二,超過1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近兩倍。迎澤西大街某名盤置業經理說,購房補助可以讓猶豫不決的購房者加快進度,促進成交。同樣因為諸多客觀因素,萬柏林區人才購房補貼發放的信息收集、審核等工作斷斷續續。4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萬柏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得知,該區5萬元住房補貼已經全部發放完畢。
2022年5月,太原樓市三十六條新政出爐,業內均認為,其中的人才購房補貼政策對樓市成交影響非常實用。按照政策,在省城購房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別按20萬元、10萬元、5萬元標準發放一次性購房補貼。對其他大中專畢業或取得初級以上技術職稱(職業資格)的人員一次性發放2萬元臨時購房補助。朗潤置業數據顯示,在政策發布后的一周,太原市新建樓盤集中地小店區和萬柏林區,成交火爆,兩區的成交金額占比分別為38%和35%。主要貢獻項目有中海寰宇時代、中海國際社區、太原諾德逸宸云著等。
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省城高學歷人才購房補貼目前已經完成了初審、終審,等待資金到位發放。
太原政策力度大真金白銀給到手全國很多地區都出臺購房補貼的政策,因地制宜,每個地區的政策都不大一樣。
從補貼額度來看,太原市高于部分地區。以湖南岳陽為例,購房補貼政策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萬元,本科畢業生3萬元;而太原市政策是博士研究生20萬、碩士研究生10萬元、本科生5萬元。還有長春近日剛發布的購房政策是給應屆畢業生一次性發放2萬元;呼和浩特的購房補貼政策是給予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別為10萬元、5萬元和3萬元。
從補貼的人才范圍看,太原市覆蓋面廣,大中專院校畢業或取得初級以上技術職稱(職業資格)的人員(包含現役和退伍軍人)都在申請范圍內。而多數地區的購房補貼政策主要是針對高學歷人才。
從補貼的房屋類型來看,太原市未對人才購房面積、類型加以限制。以江蘇連云港為例,購房補貼政策是對購買的家庭唯一住房90平方米以下(含90平方米)和90平方米以上的分別按購房款的1%和1.5%進行補貼;對購買的第二套改善型住房90平方米以下(含90平方米)和90平方米以上的分別按購房款的1%和2%進行補貼。太原市人才購房補貼為購房面積沒有限制,本科生購買100萬的房子,連云港補貼款為1.5萬元,太原市補貼款為5萬元。江西景德鎮購房補貼政策是首次購房者,給予200元/平方米補貼;屬改善型的,給予100元/平方米補貼。而太原市對人才購房是首置還是改善型置業沒有特別要求。
山西晚報記者 賈蔚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