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能夠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非常自豪,這得益于多年來在固廢循環利用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我們將聯合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等科研機構,為我國固廢循環利用開辟一條新路徑。”作為“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之一,“污泥——低階煤協同熱解與秸稈水解耦合技術及裝備”項目在太原啟動。4月10日,該項目的牽頭單位山西煜昊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了總體情況。
針對我國低階煤儲量大、水分高、熱值低且部分高硫以及利用效率低的情況,加之污泥水分高,硫、氮、重金屬含量高,處置難度大,以及秸稈能量密度低,高值利用難等一系列問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之一,提出了“污泥—低階煤協同熱解與秸稈水解耦合技術及裝備”的科研攻關項目,希望通過污泥—低階煤—秸稈協同轉化,協同調控氮硫及固化重金屬,經過循環再利用后制成清潔的能源氣體,實現節能減排降耗。
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提高低品質含碳資源循環利用價值,有力支撐區域產業鏈重構、減污降碳與綠色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4月7日,該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太原召開,與會專家對整個項目的組織和實施方案給予高度評價,并針對項目的指標、研究規劃、進度安排、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白進作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將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上海電氣國控環球工程公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同展開研發攻關,旨在解決我國低階煤、污泥和秸稈等低品質含碳資源利用過程中利用效率低、處置難度大和高值利用難等問題。
作為牽頭實施單位,位于清徐縣的山西煜昊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從事污泥、爐渣、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多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據該公司負責人張玉杰介紹,隨著太原市污水處理廠數量的增加以及擴容升級,污水處理量大幅增長,由此產生的污泥量也日漸增多。該公司通過新技術將污泥制成生態環保建材,減少了污泥填埋所占用的土地以及自然資源消耗,達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經濟效益的效果,實現了固廢處置的“共贏”模式。“我們的科研中心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方面的技術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并獲得多項國家專利。正是基于此,我們此次才能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攻關項目競選過程中勝出。為增強科研實力,在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聯手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高校、科研機構共同攻克技術難關。”張玉杰說。(郜 蓉、李清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