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為逝者點燃一盞孔明燈飄于星空之上


    【資料圖】

    山西晚報訊(記者 郭衛艷)4月2日,太原雙塔革命公墓遡源堂,一場名為“清明·祭憶”的追思活動正在進行。活動以星空燭光為背景,將逝者名字嵌入孔明燈,飄于星空之上,以示緬懷。
        上午10時,太原雙塔革命公墓遡源堂,一幅綠地藍天的大幅動畫被投放在電子屏幕上。畫面最下端,是8支點燃的蠟燭,一盞盞孔明燈從蠟燭上端升起,飄向上空。每個升起的孔明燈上,都鑲有一位逝者的名字。孔明燈載著對親人的思念,飄向天空。47歲的太原市民張女士虔誠地注視著屏幕,努力找尋著親人的名字。在志愿者演奏的小提琴樂曲中,張女士的眼眶漸漸濕潤了。找到親人的名字后,張女士緩步走向祭文信箱,在祭文卡上寫下一段文字:“親愛的姥姥姥爺:時常懷念你們和那偏遠的小村莊。希望你們在天堂過得快樂幸福。別太掛念我們!外孫女敬上。”大屏幕前的主舞臺周圍擺滿了圣潔的鮮花。志愿者的演奏,以禮傳情,以樂達意,當琴聲入心入耳,眼簾心底漸漸濕潤……
        山西晚報記者在太原雙塔革命公墓采訪時發現,各種形態的祭文信箱,被放在園區各個角落。每個祭文信箱旁,都準備有筆和祭文卡,祭掃者可將內心深處想要對親人訴說的話語都寫在卡片上。待祭掃過后,工作人員將取出祭文卡,采取深埋或環保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
        太原雙塔革命公墓還特別建造了兩座思親塔,供祭掃者祭奠。思親塔仿照雙塔建造。每個思親塔的6個面,都畫有1個屬相。兩座塔,正好12個屬相。每個屬相前均有個祭臺,祭臺上有二維碼。祭掃者掃描二維碼后,便可將親人的頭像投放在祭臺前的顯示屏上。祭臺上,可以擺放祭品。
        在太原雙塔革命公墓人文紀念展區,題為“七彩人生雙塔記錄”的晉劇表演藝術家丁果仙生平紀念展正在展出。丁果仙去世后,安葬于太原雙塔革命公墓。此次展覽旨在悼念逝者,同時用逝者生前事跡鼓舞生者,對生者進行生命教育。
        清明文化包括祭祖掃墓、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等,都可以歸結為“慎終追遠”。太原雙塔革命公墓副主任董欣介紹,園區想以各種形式引導群眾,通過組織家庭追思、詩歌吟誦、集體共祭等活動,讓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從“孝文化”中汲取慎終追遠的生命養分,達到“移風易俗、孝親感恩”的文化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