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是墜落之后總能再度升起”。這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名言,也是李保平最喜歡的一句話。這名退伍傷殘軍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這句名言作出了生動的詮釋和注腳。
1987年8月,李保平應征入伍,圓了軍營夢。在部隊,他刻苦訓練,表現積極,卻不幸在一次執行公務途中,被一輛滿載硫酸的車撞到后嚴重燒傷,當時年僅19歲。之后,他歷經大大小小60次手術,雖然生命保住了,卻從此眼前漆黑一片。但他沒有被不幸擊倒,更沒有就此沉淪,而是毅然選擇了勇敢面對、接受現實,重新振作了起來。
1998年12月,李保平復員。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李保平經過超乎尋常的艱苦康復訓練之后,不僅沒有成為家庭的拖累、社會的包袱,在實現了生活自理自立同時,還勇敢地走上了一條用心追逐光明的艱辛創業之路,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并一直熱衷于殘疾人事業、堅持獻愛心,引導幫助不少殘疾人實現了自立自強。
十幾年間,李保平參與做過占地60畝的農副產品的加工、祁縣喬家大院的古建修繕、太原市的園林綠化、汽車運輸等,事業一步步開始走上正軌。與此同時,他開始關心跟自己一樣的殘疾人,想通過自己的幫扶,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2015年,為了讓更多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他主動請纓,擔任杏花嶺區山西馨愛心慈善職業培訓學校校長。
李保平說:“設計課程時,我選取了保健按摩、美容美發、養老護理、電子商務等殘疾朋友比較容易就業的專業。”考慮到殘疾人的具體需求,他又增加了心理咨詢、手語教學等專業。
辦學過程中,李保平對人才供應與企業需求有了更多了解。為拓寬殘疾人、大齡失業人員和退役軍人的就業途徑,他與相關用人單位簽署合作協議,用精準的訂單式培訓提高就業率。
從學校創立至今,山西馨愛心慈善職業培訓學校累計培訓學員5000多名,其中殘疾人占到60%以上,為殘疾人就業作出了貢獻。作為民辦學校,李保平沒有費盡心機地忙于招生,而是以學員就業為“出口”,致力于讓專業適應就業需要、讓課程滿足職業發展、讓培訓適應崗位實際。同時,李保平還先后合作投資建立了殘疾人保健按摩就業基地、殘疾人醫療就業基地、殘疾人農業技術就業基地,安排了100多名殘疾人實現就業或輔助就業。
本報記者李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