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1日訊(記者姚凡)日前,記者從太原市工信局獲悉,去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比全國高4.9個百分點。在中部六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六。
去年,太原市受到多輪新冠疫情沖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短期出現大幅波動,但保持較強的韌性。該市大力推進“百千萬億”工程,全力打造一批百億級企業,推動形成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鏈),力爭實現萬億級工業產值規模,以萬億級工業產值支撐萬億級經濟總量。圍繞多元化特殊鋼、新型鎂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的技術研發和精深加工,打造“原材料-研發創新-精密加工-高端制品”的特種金屬材料產業鏈;圍繞信創、電子終端產品制造、新一代半導體等領域,打造“關鍵元器件-零組件-應用產品、系統軟件-整機-集成應用”的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鏈;立足重型機械設備、特種設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比較優勢,打造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
該市工業發展立足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做強做優主導優勢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在改造升級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正加快布局。去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邁上5000億元新臺階,達到5197.3億元,同比增長11.8%,工業總產值創造歷史新高。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0.9%、44.2%、54.9%,分別拉動GDP增長0.04、2.18和1.08個百分點。
去年,太原市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拉動全市增長4個百分點,對全市增長的貢獻率達47.6%;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拉動全市增長1.5個百分點;材料與化學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拉動全市增長0.9個百分點;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拉動全市增長0.2個百分點;其他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拉動全市增長1.8個百分點。
為推動工業產業快速發展,太原市強化政策供給,推動各項優惠政策頂格落實、精準直達。進一步做好要素保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不斷推出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新政。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把握“三無”“三可”內在要求,深入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加大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的監督查處和通報曝光力度,讓廣大市場主體放心投資、安心創業、舒心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