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餐飲企業熱度不減、電影院里人氣聚集、“老字號”前熱鬧非凡……春節假期在一派紅火中落下大幕,但消費市場卻溫度不降。記者在走訪中注意到,市內餐飲企業、影院影城以及熱門店鋪依舊人氣頗旺,“后勁兒”十足。
春節期間,闔家團圓,聚會多以家庭為主,節后迎來的聚會大多是同學、同事、朋友聚會,同樣帶動了餐飲行業的生意興隆。“過年時大家都忙,好不容易有機會聚聚,可有點特色的飯店依舊不好預訂。”1月29日,市民牛女士張羅著一場閨蜜聚會,在訂餐時卻發現餐飲行業從年前一直火到年后。她先選擇了一家特色涮肉館,咨詢得知當天晚上已沒有包間,如需預訂得提前一天。
大片云集的“春節檔”讓電影行業強勢回歸,一波波觀影者在各大影城內涌動,帶動了春節電影市場消費。記者發現,這波熱潮節后依舊。年后首個工作日,不少影城內還是人頭攢動,許多市民“錯峰觀影”,給回暖的電影行業不斷注入活力。“太意外了,沒想到還是這么多人,看來值得一看。”市民侯先生過年期間一直加班,趁著節后調休帶孩子走進金剛里影城,準備看《流浪地球2》,眼前的景象讓他吃驚。當日,記者也在網絡平臺查詢了市內多家影院的購票情況,從下午時段開始,每個場次的上座率達7成左右。
節日氣氛一直都在。元宵節臨近,鐘樓街“恒義誠”甜食店前里三層外三層地排起了長隊。“真壯觀,比想象中的人還多。”1月29日一早,市民高女士就趕來準備給父母買些老鼠窟元宵,結果比她來得早的市民有很多,寒冷天氣也無法阻擋人們的購買熱情。“吃的是個情懷。”剛買了3袋元宵的鄧先生說,每年元宵節前都會專程過來,過節的儀式感不能少。據該店店員介紹,過年期間店內的人流量就不斷,有堂食的,也有外帶的,從正月初六開始,排隊買元宵的人劇增,從早到晚一直持續,只因老太原們“就好這一口”。
記者 李曉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