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老板,一碗丸子湯!”1月9日早7時,省城勝利街“南肖墻丸子湯”店內已經坐滿了人,還有不少人在排隊等著打包。老板手腳麻利地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丸子湯端上桌。
進入新年,隨著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省城商業街區、商圈客流迅速回升,街邊店鋪也逐步恢復往日熱鬧。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百姓消費的重頭。工作日,快餐是不少上班族的首選。在省城某事業單位上班的鄭勇說,這周幾乎每天來這家順溜削面解決午飯。飯店工作人員小周說,這半個月明顯感覺人多了。11點半到12點半的就餐高峰期,店內十來張餐桌總能坐滿,進出門店的外賣騎手來來往往也有20多名。“今天中午,一個小時內堂食和外賣共有70多單,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的8成。”
“現在不需要掃碼測溫,戴好口罩等著叫號就好了。”1月8日恰逢周末,在中正天街一家火鍋店內,服務人員招呼著顧客就餐。店內已滿座,店外還排起了長隊。“等這一天好久了。學校早早放了假,小伙伴們也都‘陽康’了,大家聚在一起,可以開心一整天。”大學生栗美麗拿著號開心地說。
同時,不少餐飲企業主動創新求變,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線上外賣與線下堂食融合互補,帶動銷量恢復增長。“消費需求并不會減少,順勢而為發展線上業務,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服務更多消費者。”省城左庭右院線上運營負責人王峰說,復工復產后,整體餐飲消費表現較好的原因是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堂食受到影響時,線上外賣能夠帶來持續的流水,還能讓餐廳保持相對穩定的經營。如今堂食回歸,外賣依然保持活力,給商家帶來更多經營底氣。
餐飲店家靈活應變的同時,與店商息息相關的服務平臺也頻出新招,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摸排。據統計,“餓了么”召回商家531家,“美團”召回商家856家;“餓了么”發放消費補貼61.1萬元,“美團”發放58.4萬元,拉動作用明顯。不僅在線上,線下消費者也會參考平臺打分與評論,熱衷手機下單取餐,這些變化都促使餐飲企業全面數字化升級。
除了餐飲火爆之外,春節在即,逛街購物,為自己和家人朋友添新禮的顧客也多了起來。省城商業街區、購物中心內各類服飾品牌、黃金珠寶、電子數碼等都迎來了久違的客流高峰。
曉曉是周大生萬達店的導購,最近幾天,她所在的黃金柜臺一掃之前門可羅雀的狀態,前來挑選黃金飾品的市民越來越多,銷量也翻了兩番,其中黃金手鐲最受歡迎。同時,兔年生肖飾品也銷售火爆。不少店鋪會員通過微信詢問金飾價格,曉曉會把促銷活動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線上線下融合互補的新形式,對帶動銷量起著積極作用。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推進復工復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比如,擴大消費券資金規模,重點圍繞成品油、家居、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體育休閑等領域,滾動投放通用消費券、專用消費券。省級財政安排5億元——10億元,對開展消費券發放的市提供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鼓勵各市開展促銷活動。為大力促進商貿服務消費,鼓勵商超、大型商業綜合體、重點消費集聚區和商業街區等開展促消費活動,省級財政安排1億元,對2022年全年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當年全省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增速的限額以上商業零售企業,按檔次擇優獎勵。
此外,省商務廳還會同商協會、企業等組織開展家電消費、中華美食薈等活動,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進一步助推消費市場向好恢復。
“積累的消費需求肯定要釋放出來,慢慢都會好起來的,這需要一個逐步恢復的過程。”深夜11時,完成最后一份外賣訂單后,塞北莜面村負責人郝雯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
凜冬雖寒,春歸有期。持續升騰的煙火氣,積聚起消費信心、市場活力,也凝聚起人們對新一年的信心和期盼。
本報記者任志霞 實習生張昕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