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 12月27日陽曲縣消息,為全面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推動創城工作高效有序進行,該縣社區建設工委建立黨建引領“立體網格+針灸”治理模式,以紅色網格為載體,以群眾滿不滿意、幸不幸福作為衡量標準,集中力量攻難點、疏堵點,全力推動創城工作走實走深。
紅色網格作戰,“百姓管家”齊攻堅。該工委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引領作用,黨員志愿者、共建單位、物業等多元力量迅速集結,組建一個個網格細胞“百姓管家”隊伍。精細劃分877個創城網格,對標對表創城工作要求,明確責任分工。針對創城堵點難點,以網格細胞為作戰小單元,如同針灸精準治療,細化創城“作戰圖”,營造了眾志成城、同心攻堅的濃厚氛圍。
多方志愿聯動,奏響創城“協奏曲”。該縣社區建設工委安排66名大街中路小巷“管家”,明確責任區域,不定期開展巡查,及時勸阻不文明行為,發現安全隱患。招募1083名黨員志愿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共建單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組建94支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走上街頭,戴上袖套、亮明身份,從撿煙頭紙屑等小事做起,從生活環境、交通秩序、日常行為等多方面做起,耐心細致地引導居民參與到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當中,形成人人知曉創城、人人參與創城、人人配合創城的良好氛圍,提升文明質量和幸福指數。
物業黨建聯建,老舊小區換新顏。構建“4紅1評N策保障+大物業兜底”小區聯動治理模式。截至目前,全縣131個小區全部成為“有管小區”。按照生活小區創城標準,社區工委列出問題清單,物業公司根據問題清單逐一整改。同時,物業公司將問題清單和居民關心關切的需求相結合,辦成居民群眾的“幸福清單”,進行粉刷倉庫木門、修補樓面脫落墻皮、增加衛生清掃頻次等,用實際行動改善小區居住環境,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提高群眾的支持度和配合度。(李杰華、于慧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