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 11月24日,市民政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特殊困難老年人關愛服務的通知》,要求各社區高度關注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及時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保障其身心健康……
《通知》明確,各社區要對轄區內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建立幫扶檔案,全面摸清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做好疫情期間的關愛服務。
組建“無疫社區”助老服務志愿團。按照相關要求和防控工作安排,志愿者到所在社區報到,組建“無疫社區”助老服務志愿團,配合社區開展核酸檢測、排查登記、信息收集等服務的同時,重點為受疫情影響的低保家庭、空巢、獨居、殘疾、失能、高齡等情況的老年人提供物資代購、送餐、送菜、送藥、生活垃圾處理、日常維修等服務。
進一步暢通社區溝通渠道。全市各社區要通過微信群、公示欄等渠道向社區居民公布本社區便民服務熱線電話,安排專人負責熱線接聽,將特殊困難老年人服務需求進行快速、準確收集,并及時為其提供服務。
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服務。對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符合相關救助條件的老年人,所在社區要及時協助其申請臨時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對獨居、高齡、身體不便的老年人加大摸排工作力度,并針對性做好上門幫扶服務;對因家人參加抗擊疫情或被隔離收治而無人照料的老年人,要協助落實臨時照料人,及時做好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工作,密切關注其身體狀況和心理變化、精神狀態;對贍養人、扶養人無法履行贍養(扶養)責任的,所在鄉鎮(街道)應及時介入,通過服務、組織志愿服務等方式,提供必要幫扶;對因受疫情影響不能返回養老機構的老年人,要加強與相關養老機構信息溝通,所在社區要及時掌握老年人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況,必要時給予心理疏導和上門服務;支持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員等專業力量加入志愿服務團,通過電話、咨詢熱線、上門服務等方式,及時為有需要的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心理調適、情緒疏導、精神撫慰等服務。
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將及時下撥專項救助資金,滿足受疫情影響的特殊困難老年人應急生活保障所需。(郝曉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