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山西晚報訊(記者 武帥)9月29日,“三元及第:家國之夢與大運河文明傳承——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館藏文物展”在太原市晉祠博物館開幕。展覽由太原市文物局、南京夫子廟文旅集團主辦,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晉祠博物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承辦,展覽位于晉祠博物館傅山紀念館,展期兩個月。
科舉是古代通過設科考試來選拔優秀人才的一種選官制度,創于隋代,止于清末。1300年的科舉史,是無數士子家國之夢的奮斗史和勵志史,更是華夏文明的傳承者和記錄者。而大運河作為科舉時期最重要、最便利的交通方式,對科舉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次展覽精選中國科舉博物館館藏展品63件(組),由“寒窗苦讀貢院赴考”“春風得意金榜題名”“金玉良緣洞房花燭”“運河文明流動科舉”四部分組成。展覽從古代士子個人角度出發,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暢游大運河,體驗古代文人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的完整人生歷程,展現科舉與大運河碰撞交融下誕生的璀璨文明。
中國科舉博物館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學宮東側,包含博物館主館、江南貢院南苑、明遠樓遺址區三大區域,是中國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館,2020年被公布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偉表示,通過此次展覽,將進一步加強兩座城市的文化交流,促進兩地文博事業的發展,譜寫兩館交流互鑒新篇章。希望觀眾可以從展覽中感受古代舉子科考的艱辛歷程,了解科舉民俗蘊含的文化信息,領略科舉制度發展的歷史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