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環球微速訊: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婁煩展開秀美畫卷


    (資料圖片)

    秋日的汾河水庫,水面清波蕩漾,碧水漣漣。
        作為太原市唯一的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近年來,婁煩縣秉承“生態優先、綠色引領、融合發展”三位一體總體思路,確立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為主目標,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縣、全域旅游示范縣、城鄉融合發展示范縣“一主三翼”的戰略目標。
        近日,山西晚報記者跟隨太原市委宣傳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基層看發展”主題采訪團來到婁煩縣,實地探訪該縣依托綠色自然資源優勢,努力保水、富民、強縣,生態建設、鄉村振興、群眾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秀美畫卷正在婁煩徐徐展開。
        下石家莊村:創建鄉村旅游振興示范村當日,采訪團來到杜交曲鎮下石家莊村。這里地處汾河水庫下游,依托便利的交通優勢、豐厚的文旅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在“提升村莊品位,打造秀美村莊”上下功夫,全村開展宜居鄉村建設,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杜交曲鎮副鎮長尹緒宏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下石家莊村始終堅持以“綠水青山”為發展底色,運用“生態+”模式,通過城市融合,打造文旅產業。
        該村與汾河灣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通過村企聯合,積極探索“旅游度假區+美麗鄉村片區”聯動的特色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建設汾河灣旅游景區,實施鄉村旅游項目。
        汾河灣景區占地500畝,是集農家樂休閑旅游、田園觀景、自然風光、水上游樂園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自2015年運營以來,不斷完善配套設施,逐步建成游客接待、娛樂中心、濕地休憩觀光園、水上樂園、生態餐廳、淡水魚塘、西梅采摘園和大棚采摘等。目前,汾河灣已發展成婁煩縣鄉村旅游及水上游樂項目較完善的旅游景區。
        汾河灣鄉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景區52間民宿,旅游季可提供30余個就業崗位,帶動農戶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形成持續穩定的支柱產業。截至目前,景區接待游客2.4萬余人次,民宿接待游客2000余人,帶動農戶增收戶均2000元。
        尹緒宏表示,今年該村將開展鄉村旅游振興示范村創建。該項目屬市縣重點項目,擬投資1348萬元,規劃建設商業一條街、坡屋頂改造138戶、生態停車場一處、旅游服務管理中心一處、鄉村記憶館一處等。目前項目已審批立項,進入招投標階段,選定建成2戶坡屋頂樣板戶。
        康家溝村:建設“家門口”的新晉露營地米峪鎮鄉康家溝村依山傍水。在這里,你可以盡情在草坪上的帳篷里休憩,在穿村而過的小河里嬉戲,也可以在成熟的莊稼地里體驗收獲的喜悅。
        康家溝村地處婁煩縣西南,距離云頂山風景區約12公里。每年5月至10月是云頂山景區的旅游旺季,全年旅游客流量達30萬人次以上。
        該村依托有利資源實施消費扶貧驛站建設,為往返云頂山的游客提供食物補給、休閑娛樂、特色農產品購物等服務,借助旅游消費帶動村民增收。
        “綠水青山是最寶貴的資源,我們將依托美麗的云頂山,全力打造集旅游觀光、康養度假、山水休閑、農耕體驗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生態融合發展項目?!笨导覝洗妩h支部書記王丕艷信心滿滿。
        康家溝村借助山水資源優勢,以打造“園中園、地中地、吧中吧”旅游發展模式為總體目標,注入旅游文化元素,建設“家門口”的新晉露營地。
        王丕艷說,今年5月,旅游消費扶貧驛站開工建設,占地面積17.57畝,主要建設云頂驛站和游園。建成后,預計日均入站游客50人,全年接待游客量1萬人,為村民提供農產品銷售場所,讓村民在驛站打工,實現家門口賺錢的夢想。
        行走在康家溝村,滿目青翠,露營天幕、帳篷已經撐起來,燒烤桌也已擺放到位。雖然未正式營業,但不時有過往的車輛停下來,在這里歇歇腳、喝杯茶,帶著孩子在小河邊盡情玩耍。
        王丕艷表示,未來,康家溝村將在河道兩頭擴建露營地,新建房車營地、露天影院、酒店式帳篷,開展自然課堂研學、荒野生存技能拓展等項目,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孔河溝村:打造“紅色+體育+旅游+農業”特色鄉村重走一段東征路、高唱一首紅色歌曲、聆聽一段紅色歷史、重溫一遍入黨誓詞、留下一張紅色記憶、回味一餐紅軍飯菜,來到地處山西呂梁山脈靈鐘山麓的天池店鄉孔河溝村,采訪團開啟了一場紅色文化之旅。
        駐村第一書記任開云介紹,1935年3月25日,紅軍東征軍團翻山越嶺從交城縣(今古交市岔口鄉)進入婁煩縣孔河溝村。從此,革命的火種播撒全縣……
        孔河溝村挖掘當地資源,積極發展紅色產業,以“紅色線路”為支撐點,配套建設“紅色展廳”“紅色公園”“紅色食堂”,開發講好“紅色故事”,形成一條紅色產業鏈,讓紅色文化之旅成為村民的致富產業。
        與此同時,該村利用紅軍東征婁煩第一村的紅色文化,不斷豐富重走紅軍東征路體驗活動內容,新建了黨建文化主題公園、紅色藏品展館等,已有4000余人參加了紅軍東征路體驗活動。
        孔河溝村處于亞高原地帶,依托自然資源優勢,村里修建了一條5.4公里的亞高原山地自行車標準賽道,成功申報亞高原山地自行車訓練基地,每年吸引體育團隊100余人次到此訓練。2019年,山西省第十六屆青少年山地自行車冠軍賽在這里成功舉辦,為村民創收增添了新渠道。
        此外,村集體新建了300平方米接待中心,打造星級農家小院,帶動30戶脫貧戶提供餐飲、住宿服務,實現戶均增收1.5萬元。
        任開云說,孔河溝村圍繞“脫貧、鞏固、提升”這一目標,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努力打造“紅色+體育+旅游+農業”特色鄉村,村民收入不斷提升。
        

    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康家溝村 鄉村旅游 紅軍東征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