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電影,我們都非常高興,讓我們農村在暑熱的夏天晚上有一個很好的消遣。”8月8日晚上,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王吳村村民劉大爺興奮地說。
夜幕下,王吳村委會一側的廣場上會集了許多大人小孩,或坐或站,都在聚精會神地看電影。當晚,太原龍城電影發展集團所屬太原惠澤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公益放映,為王吳村送來了電影《血戰狙擊嶺》和《大夢如初》。村民王女士說,每月一場的電影,兩個小孫子都喜歡看,每場都不落。
農村電影放映是一項文化惠民重點工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太原惠澤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已實現全市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公益服務目標。
“我每天下午6點半走,到放映點上大概7點,開始掛幕、擺放映機、擺音箱、接電等工作。夏天很受天氣影響,每天要看天氣預報,有時候放映中途下起雨,如果觀眾不走,打著雨傘還是要放映。放映完回到家就晚上12點左右了。”8月5日深夜,剛在小店區放完電影回到家的放映員韓春惠接受電話采訪時說。他剛從北格鎮梁家莊村回家,為村民送映的是《喜盈門》和《血戰狙擊嶺》。他說,每年到20多個村莊放映200多場,一場是兩部電影,用時3個多小時。
太原市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在宣傳部門的指導下,經太原龍城電影發展集團所屬太原惠澤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的組織,在確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基礎上,進社區、到學校,讓更多市民通過觀影享受精神文化大餐,打通文化惠民服務“最后一公里”。這些年,太原市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覆蓋率一直保持在100%,全市930個行政村,分為51個放映片區,51支放映隊伍全年放映11692場,真正讓農村公益電影惠及基層群眾。
影片內容從豐富到新穎。農村百姓想免費觀看一部城市院線商業大片,需要等多久?近年來,太原惠澤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大力提升節目供給實效,國產大片從城市院線下映后,僅需一個月左右便可登陸農村市場。
為滿足更多地區百姓不同的觀影需求,惠澤院線積極構建更加充裕平衡的節目儲備格局,按國家要求,訂購故事片、戲曲片、科教片、美術片和紀錄片,并持續優化影片下載工作,一部影片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就可進行打包加密分發,確保每個放映隊及時準確拿到所需影片。
放映設備進一步更新。為不斷增強滿足群眾觀影需求,提高放映質量,2021年,太原惠澤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迭代更新激光放映設備42臺(套)。新設備的啟用,進一步完善了放映點定位、公示計劃、放映回傳信息、觀影滿意度等關鍵數據及時回傳監管平臺,為實現上級管理部門映前、映中、映后綜合分析和可實時監看等基于大數據技術的農村電影放映管理平臺提供可靠數據。
管理進一步規范。今年太原惠澤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實施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管理“規范年”活動,不斷強化服務管理,服務效率和服務精準度大幅提升。影片訂單處理時長降至2小時,時間縮短了一半。將“放映計劃公示”在全部行政村推廣,引導每個放映隊做好放映公示計劃填報、公示工作,通過放映公示實現政府公開監管、維護觀眾公共利益、保障公眾信息獲得權;督促各放映隊“少量多次”“以需訂購”成為“習慣”,有效提高了放映影片的“新鮮度”。
“服務管理的加強不僅體現在映前,映后的監管工作同樣重要。”太原惠澤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經理師潤平介紹,惠澤院線以放映數據回傳為抓手,分縣、市、區微信回傳位置圖片、位置信息和不定期、不定時、不通知、突擊檢查為手段,根據回傳大數據、突擊檢查結果分析,對不符合放映要求的放映隊提出整改要求。同時,加強農村電影放映員崗位管理、提升農村電影放映質量與觀影效果、積極開展好各類主題放映活動、提高設備使用和維護水平,要求對放映設備進行及時維護維修。推動放映隊開展觀眾“農村電影放映觀影行為滿意度”調查。
太原龍城電影發展集團副總劉培宏表示,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是民生工程,是豐富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要繼續積極有效管理,組織更多更好的貼近生活、傳播社會正能量的影片,嚴把放映質量關,做好規范化放映,創新放映機制,讓群眾看好電影,共享公共文化成果。
本報記者史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